这些黄金一代们各有优势。
有人学历极高,几乎拿遍了世界名校的学位。
有人职位高升,年纪轻轻就能成为龙科员正牌研究院。
有人荣誉加身,大大小小的奖拿了一堆,还有一些人研究出来的专利,早已经在商场上证实其实力。
在这种标准根本无法统一,各自粉丝群体又十分强大的情况下,讨论慢慢演变成了骂战。
“我们王安妤才是天下第一,你们那陆桐什么小众研究领域,听都没听说过!别来碰瓷。”
“不懂别逼逼,她发了几篇论文啊?”
“论文有勾八用,吹牛逼谁不会啊。”
“垃圾,没有经过商业价值检验的都是垃圾!不站王世杰的都是文盲!我说的,不服晒学历!”
“我文你妈了个臭……”
这样的对白在互联网各处每天都在发生着。
也许,这正是官方举办这场活动的目的之一。
虽然混乱不堪,但争执也能让人切实意识到这些年轻人是多么优秀,从而坚定对整个国家信心。
在这个举世皆敌,大厦将倾的时代。
信心,是比黄金还要珍贵的东西!
比较奇怪的是,虽然人们每天热情澎湃地比较讨论着黄金一代,但总是会默契地略过一个名字,仿佛他不曾在名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