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立足之地吗?商业改革纵容商人逐利,破坏了传统的重农抑商秩序,会让百姓变得浮躁不安。农业改革虽减轻了赋税,但却削弱了朝廷的财政收入,一旦国家有战事,拿什么来支撑军费?”
萧宇听后,不慌不忙地回应:“大人此言差矣。科举改革是为了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真才实学,都能为国家效力,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商业繁荣能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百姓生活富足,社会自然稳定。至于财政收入,商业发展带来的税收增长足以弥补农业赋税的减少,而且通过合理的财政规划和开源节流,国家的财政状况只会越来越好。”
双方在朝堂上争论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新皇看着这一幕,心中十分纠结。他一方面想推行改革,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另一方面又担心得罪这些朝中重臣,引发朝堂动荡。
退朝后,新皇将萧宇单独召入寝宫,询问他的意见。萧宇跪在地上,诚恳地说道:“陛下,改革乃大势所趋,不可因一时的阻力而放弃。这些大臣之所以反对,无非是为了一己私利。陛下应坚定改革决心,同时采取一些措施安抚他们,分化他们的联盟。”
新皇沉思片刻,问道:“爱卿有何良策?”
萧宇道:“陛下可对那些反对改革的大臣进行分类,对于一些只是心存疑虑的大臣,陛下可亲自召见,向他们解释改革的意义和好处,消除他们的顾虑;对于那些顽固不化、一心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反对改革的大臣,陛下可适当给予一些小恩小惠,让他们有所收敛。同时,陛下要大力提拔支持改革的大臣,充实朝堂力量,让改革派占据上风。”
新皇听后,微微点头,说道:“爱卿所言极是。只是这改革之路,困难重重,朕恐难以坚持。”
萧宇抬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新皇,说道:“陛下,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历经磨难。改革虽难,但只要陛下有决心,有毅力,再加上臣等的辅佐,定能成功。陛下乃一国之君,肩负着天下百姓的期望,切不可半途而废。”
新皇被萧宇的一番话所打动,他站起身来,双手扶起萧宇,说道:“有爱卿辅佐,朕心甚安。朕定当坚定改革决心,不负百姓,不负社稷。”
然而,事情的发展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