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那刚出锅的馒头还诱人,暖到人心坎儿里去。
咱们庄稼人,说话直来直去,心眼儿实,就跟这地里的庄稼似的,根扎得深,叶子绿得亮。咱不讲那些花里胡哨的,就认一个理儿:有手有脚,就有奔头;有心有劲,就能把苦日子过成蜜。今儿站在这儿,我就是想说,不管风咋吹,雨咋打,只要咱们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没有等不来的好年景。就说上次村里发大水,水都快漫到家门口了,咱们男的扛沙袋,女的装沙袋,孩子们也在旁边帮忙递东西,齐心协力筑起了防线,保住了村子。
你们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吧?愚公带着子孙,面对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没有丝毫退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挖山不止。咱们就跟愚公一样,在这黄土地上,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放弃。咱们的祖祖辈辈,不也是靠着这股子劲头,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存下来的吗?
看这四周,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可咱们的心气儿,比啥都高。咱们不光要记着那些不容易的日子,更要让后生们知道,是咋从泥巴里拔出腿,朝着光亮的地儿走的。这份爱,这份希望,还有那份从土里重新站起来的劲儿,得让它活生生地刻在咱心上,传给下一代,让他们也懂得,啥叫不容易,啥叫值得拼一回!”
我轻轻顿了顿,恰似田间小憩时那片刻的宁静,让这份沉甸甸的情感,像晨雾一样,慢慢在每个人心头萦绕开来。
“大伙啊,咱先缓口气儿,让这心里的热乎劲儿,跟外头的风一块儿悠悠地转悠转悠。咱们这些土里刨食的,讲究的就是个实在,话不多,但字字都往人心上撞。
看看这四周,老少爷们儿,还有远道来的朋友们,都瞪大眼睛,竖着耳朵听着呢。咱这心窝子里的话,就像那自家地里种的瓜,甜不甜,得自个儿尝了才知道。
咱庄稼人,没啥大本事,就靠着一双手,两肩膀,硬是在这黄土地上刨出了口粮,养活了家小。咱不怕苦,不怕累,就怕心里没了盼头。今儿个站在这儿,就是想跟大伙说,不管日子咋难,只要咱心不散,劲不断,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就说村西头的老孙家,老孙头生病卧床不起,家里没了劳力,眼瞅着地里的庄稼都要荒了。可咱们大伙呢,这家帮着浇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