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好,学问是咱穷人的金子,银子也比不上!咱们得让娃儿们的脑瓜子装得满满的,学问多了,路自然就宽了。到时候,他们就能挺起胸膛,跨过这重重山峦,去到那外头的花花世界,瞧瞧那没见过的天地。咱们这些当爹当妈的,心里头不就图个娃儿们有出息,能走得更远,看得更多,将来再回来,也能给咱这穷乡僻壤添点光彩嘛!”
听了我那番掏心窝子的话,咱村的老少爷们儿那是一个个热血沸腾,纷纷解开了裤腰带,不光是银子往外掏,家里能用的上的好东西也一股脑儿往外搬。大家伙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为了给咱的娃娃们攒个读书的好地方。嘿,您还别说,没过多久,一座崭新的学堂就跟变戏法似的立在了咱村头,那砖瓦亮堂得能照见人影,成了咱村最打眼儿的一景儿。这学堂啊,就像是咱村的希望之灯,照亮了娃儿们的未来路,也让咱这些土里刨食的人心里头暖洋洋的,比晒了十冬腊月的大太阳还舒坦!
在咱这地界儿,奔小康的路上,我领着大伙儿,不光想着锅里有肉,碗里满当,心里头那份对精神的追求,也是热乎乎的。咱们不光要盖起砖瓦房,还得让这村子啊,处处透着人情味儿,暖得跟自家炕头似的。邻里间,你帮我一把,我扶你一把,那份情分,比啥都金贵。晚上串门子,一盏灯下,笑声连连,心里头那个舒坦,就像是冬日里晒着暖阳,暖洋洋的,直透心窝子。咱这村子,就是要让人一踏进来,就觉着是回了家,心里头那个踏实,比啥都香!
咱这村里头的邻里关系啊,那是亲得跟一家人似的。早上出门,碰到个熟人,都得停下脚步,拉两句家常,那热乎劲儿,就像是刚从灶台上端下来的热粥,暖到心窝子里去。老李头那张布满皱纹的脸,笑起来能眯成一条缝,见到谁都是乐呵呵的,张婶子呢,手里提着菜篮子,嘴里还念叨着今儿个的菜谱,两人一搭一档,那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
看着村子现在的模样,我满心欢喜,可我也知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接下来,得寻思着怎么把村里的农产品做出特色品牌,让它们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还要组织村民们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 就像那在大海上航行的船只,虽然已经看到了港湾的灯光,但还需要继续努力,才能最终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