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迭开始了,全村的党员大会选举了张明全为村支书,黄鱼为副支书。紧接着的全村选举也拉开了帷幕,黄鱼当选为村委会主任,新的班子组建完成。
“明天早上八点,全村所有党员统一在村委会这里乘车,我们去蛮瓦支部,让大家去参观学习,去瞻仰老一辈党员,去汲取老一辈党员的革命精神,去重温一下入党誓词,让我们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我看着新班子,对他们说,也安排好所有的工作。
全村23名党员,还有6人在外务工没有回来,我们租赁一台中巴车,这是刘青青解决的。在此之前,我跟我以前在县委组织部跟班的同事秦秀元联系了,他现在是凤亭乡的人大副主席,他将作为我们这次赴红色基地锤炼党性的介绍人。
凤亭乡地处黔桂罗甸和天峨两县交界的蛮瓦山。蔚蓝的红水河,浓雾升腾,缠绵在蒙眬的山涧,蜿蜒曲折狭长的北坡道路上镶嵌着一片又一片的红壤,丘陵高低起伏,向南可以横渡红水河往广西。
踏足红土地,大家心潮早已激荡起伏,凝望褐红土壤上生长的一片片青冈林,在冬日的暖阳下随风萧瑟。
眼前一棵裹着岁月年轮的大小叶榕树盘根错节牢扎在红色土地上。这里就是贵州最早建立的中共地下党支部之一——中共蛮瓦支部旧址掩映在树丛下和民居之间。
我们下车列好队,白色衣服左上胸的党徽熠熠发光。“秀元哥哥好久不见了!”半年没有见到他了,瘦小的身材透过白村衣显出了精干,黝黑的睫毛格外伴着熠熠发光的双眼目光如炬。
“怀之老弟,好久不见,欢迎来到贵州最早建立的中共地下党支部之一——中共蛮瓦支部旧址!”
在秦秀元的引导下,我们一行人参观蛮瓦支部旧址,众人神情凝重,指点老屋里摆放着先辈用过的煤油灯、斗笠以及简朴的办公用具,不禁为当时艰苦的生活环境而感慨。
秦秀元的介绍,回想起那段黎明前硝烟中滚滚车轮声中艰苦岁月。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中国革命运动影响了罗甸这一偏远地区,革命火种在红水河流域燃起。
1930年11月,根据党中央指示,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等率领红七军主力从广西北上。193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