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话灵山 > 第112章 龙须峰](4/4)
8年长江洪水,灵山地区却安然无恙,水文专家发现,龙须峰的地下暗河系统竟自动调节了水量,恰如青龙当年所授的“五气朝元”之术。

    八、云深龙隐:松涛犹唱护水谣

    谷雨,灵山景区的悬空栈道上,导游小陈正指着远处的峰峦:“那就是龙须峰,海拔1496米,岩体表面的棱线在雨后会反光,就像龙鳞闪烁。当地人都说,这是青龙仙长的鳞甲所化……”

    游客们驻足仰望,只见峰腰处垂挂的青石棱线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恰似巨龙的胡须在风中飘动。忽然,山风大作,竟将云雾吹成龙形,绕峰三匝后,化作细雨飘落。有孩童指着石像惊呼:“爸爸,龙爷爷的眼睛在动!”

    小陈笑着解释:“那是阳光穿过龙须松,在石像上投下的光影。不过老一辈人说,每当有旱情,石像掌心的水珠就会变大,提醒大家节水。”说话间,一位生态学家正在记录峰间的水文数据,他的仪器显示,龙须峰的地下暗河系统,竟能自动净化水质,保持水量平衡——正是青龙当年以龙身融入峰体时,留下的“活水灵枢”。

    暮色中的龙须峰渐渐笼罩在青雾中,石像的轮廓与峰体浑然一体,仿佛一条沉睡的巨龙,随时会在暴雨中苏醒。山风掠过龙须松,松针相击之声,竟隐隐透出《龙首经》的吟诵韵律——那是千年前,青龙坐在潜龙居前,教给山民们的第一首护水歌谣。

    当最后一缕阳光消失,石像掌心的清泉仍在滴落,在五气朝元池中敲出清脆的节拍。游客们不知道,每一滴泉水里,都藏着一个关于牺牲与守护的故事,藏着一位青龙仙人放弃神格,只为让人间的溪流永远奔腾,让稻田永远湿润,让孩子们的笑声永远伴着松涛与龙吟飘扬。龙须峰默默矗立,如同一座永不褪色的龙鳞丰碑,而青龙的传说,就像他指尖的太初龙珠,在每个需要甘霖的时刻,都会在百姓的记忆里重新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