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话灵山 > 第94章 草堂峰](4/5)
安北将军的聘书来到草堂。葛洪看着绢帛上的“咨议参军”印信,想起十年前在洛阳,权贵们也曾以高官厚禄相邀,却被他以“山野之人,不谙世事”婉拒。如今墨迹未干的《辞召书》上,他提笔写下:“愿与草木为邻,与丹炉为伴,以医术济苍生,胜在朝堂论玄虚。”

    临行前,村民们聚集在草堂前,捧来新收的稻米、自酿的米酒。李老汉带着孙子跪下,要给葛洪磕头,被他急忙拦住,粗糙的手掌握住老汉结满老茧的手:“老伯快起,您教我辨认的野生石斛,救了许多人的性命,该是我谢您才是。”虎娃抱着一束晒干的金银花跑过来,花香混着晨露,沾湿了葛洪的衣襟:“先生,这个带着路上喝!”少年眼中闪烁的泪光,让葛洪想起自己夭折的幼子,他揉了揉虎娃的头,将花束小心收进药箱。

    他最后一次登上峰顶,望着自己亲手开辟的药田、搭建的丹炉,忽然在丹炉旁的石壁上刻下“草堂峰”三字,笔锋苍劲如松。山风掠过他的道袍,将衣袂鼓成云帆形状,仿佛下一刻便要踏风而去,却又稳稳落在山石上——他终究是要留在人间的医者,不是飞升的仙人。临行前,他在丹炉中埋下一本竹简,记载着灵山草木的性味与用法,竹简首页刻着:“草木有灵,医者有心,二者相遇,方成大医。”

    七、千年遗响:草木春秋话道心

    南朝刘宋时期,庐山道士陆修静来访草堂峰,见丹炉遗址上生着奇异的草药,叶片竟有五种颜色,触摸时竟能闻到不同的药香。他在《真诰》中记载:“葛仙翁丹炉所化,草木皆具灵性,遇急病者自显其形。”唐宋以降,不断有医者来此寻幽,在残垣中辨认葛洪留下的药方刻痕,有人发现,当年被溪水冲毁的药田遗址上,至今生长着叶片呈八卦形的艾草,驱蚊效果胜过寻常艾草十倍。

    明代药学家李时珍宿于草堂旧址时,夜梦一位青衫道士指点他辨认“灵山黄连”的真伪:“味苦而不涩,断面如琥珀,此真也。”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信州灵山产黄连,得地气之独厚,功擅泻火,胜于川产。”后人考证,正是葛洪当年移植的野生品种,历经千年,仍在灵山深谷中默默生长。

    现代的草堂峰下,新建的中医药博物馆里陈列着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影印本,玻璃展柜中,千年丹炉的残片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