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话灵山 > 第92章 望郎峰](2/5)
。征兵的黄纸在风中猎猎作响,朱砂大印红得刺目。他忽然解下短剑,塞进妻子手里,剑柄上还带着体温:“若我迟归,便用这剑替我守着家门。”转身时,青衫衣摆带起的风卷落她鬓边的银簪——那是他用三张虎皮换的,曾在洞房花烛夜映着烛火,在她发间流泻如银河。

    郑妹握着冰凉的剑柄,看丈夫的身影渐渐缩成雾中的黑点。官道旁的望夫石不知何时立着位白发老妪,浑浊的眼睛望着云深处:“我家那口子跟着岳家军去打金兀术,至今没回来。”山风挟着松涛掠过,惊起枝头寒鸦数声,叫声刺破雾霭,惊落她眼中的泪。银簪掉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越的响,像极了保元临走时没说完的半句话。

    三、秋霜凝眸:云深不见归人迹

    重阳登高日,郑妹第一次登上村后的无名峰。野菊在石缝里开得泼泼洒洒,金黄的花瓣落在她青布裙上,像撒了把碎金。突兀的巨石上,二十里外的官道像条灰白的丝带,在层叠的峰峦间时隐时现。暮色四合时,她忽然看见云隙间漏下的夕照里,有个青衫人影正沿着官道疾走,腰间的剑穗在风中翻飞——待揉碎眼中的泪花,却只剩归鸟驮着最后一缕霞光掠过。

    霜降那日,她在灶下烧火,滚烫的火星溅在手背上,疼得她一颤。望着渗出血珠的掌心,忽然想起保元临别的眼神,想起他说“等我回来”时,喉结滚动的模样。村东的王老汉从州府回来,旱烟袋在暮色里明明灭灭:“宋军在襄阳城外与鞑子相持,保元那孩子……”老汉鞋底的青泥刺得她眼疼——那是襄阳特有的土,混着战马的蹄印。

    冬至前夜,油灯在风里摇曳,郑妹给丈夫缝制冬衣,针脚突然数次扎破指尖。血珠滴在月白色的衣襟上,像朵开败的梅。窗外飘起初雪,她忽然想起新婚那年,两人在山神庙里烤火,保元用树枝在雪地上画鸳鸯,说等攒够银钱,就带她去杭州看西湖的十里荷花。如今针线在布面上游走,却再画不出当年的温柔。

    四、噩耗惊风:杜鹃啼血映石魂

    惊蛰后的第七日,边城商队带来的青布染着暗褐色血渍。同村的阿贵垂着头,声音像浸了水的棉絮:“保元兄弟护着粮车突围,鞑子的骑兵追了三天三夜……”布角上绣着的半只鸳鸯刺痛了郑妹的眼,那是她去年中秋寄去的,原想等他归来时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