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说对不起当年那件事。”
陈爷爷的手突然颤抖起来,打开漆盒的瞬间,小满看见里面躺着半截竹箫,竹节处有道明显的裂痕。“是老周……”陈爷爷喃喃自语,眼中泛起泪光,“五十年前,我们俩争着做祭典的竹龙传人,我一气之下摔了他的竹箫,后来他就离开了云溪镇。”小满看见老奶奶抹着眼泪:“他临终前说,其实早就不怪你了,这些年在外地,最想念的就是云溪竹编的味道。”
阳光穿过云层,照在那半截竹箫上,裂痕处竟透出淡淡的荧光,仿佛时光在裂缝里凝结成琥珀。陈爷爷忽然站起身,从博古架上取下自己珍藏的竹箫,两根竹箫并排放着,竹节的纹理竟如出一辙。“原来我们当年用的,是同一根竹子分出来的竹篾。”陈爷爷的声音有些哽咽,“小满,你看,有些东西断了还能连起来,就像这竹编手艺,断不了的。”
五、七叶莲畔的传承之约
酉时三刻,庙会渐渐散去,小满跟着陈爷爷来到灵山脚下的七叶莲池。暮色中的七叶莲叶片泛着银辉,每片叶子中央都托着颗露珠,恍若捧着星星的手掌。陈爷爷蹲下身,小心翼翼地采摘了七片叶子,编进小满的羊角辫:“七叶莲是灵山的灵草,从前的匠人在学成时,都要采七片叶子编作头冠,寓意着接纳天地灵气。”
“爷爷,为什么一定要真心才能编好竹龙?”小满望着池中倒映的竹影,忽然问道。陈爷爷望向远处的玉京峰,那里的积雪在暮色中泛着淡金:“因为每根竹条都是有生命的,你用了几分心,它就还你几分灵气。当年你太奶奶临终前告诉我,竹编不是手艺,是与山水的对话。你看这七叶莲的露珠,像不像竹龙的眼睛?”
小满忽然想起今早编龙须时的感觉,那些竹条在她掌心仿佛有了呼吸,水纹图腾自然流转,仿佛是竹子自己在诉说生长的故事。她伸手摸了摸发间的七叶莲,露珠轻轻滴落,在池面激起一圈圈涟漪,倒映着天边的二十八宿,竟与庙会上的彩旗纹章一模一样。
“明天爷爷教你编龙睛吧。”陈爷爷忽然说,“龙睛要用灵山深处的水晶砂点睛,点完之后,竹龙就能看见人间的烟火,记住传承的路。”小满重重点头,看着池水中自己与爷爷的倒影,忽然觉得那些竹条不再是简单的材料,而是连接着过去与未来的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