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响
返回地球的前一夜,张恪成在培育舱前立下“太空莲碑”。纳米金箔上刻着《灵山太空赋》:“七叶承天,光连九域;微重力中,花开太初。非莲寻天,乃天寻莲;心之所向,星汉皆应。”七叶莲的金芒映照着碑身,将文字投射到舷窗上,与地球的蓝光交相辉映。
当返回舱脱离空间站,张恪成透过舷窗回望,七叶莲的金芒仍在实验舱中闪烁,如同太空中的一座灯塔。他知道,此刻的灵山主峰,云中鹄正在记录地空共振的数据;玉京峰顶的道观,清阳道长正在敲响“太空莲钟”;而地球上的每个角落,只要有人心怀敬畏,就能听见来自宇宙的回响——那是七叶莲在太空中舒展的声音,是灵山之灵跨越三十八万公里的应答。
三、星际祈福
(一)、全球共振时刻
农历三月初三,子时初刻。上饶灵山脚下的石人观前,三十六堆篝火正舔舐着刻有《道德经》的木简,火星升入夜空,与漫天星斗遥相辉映。八百名信众身着素色道袍,手腕上的莲瓣符文手环同步亮起金光,那是植入了三叶莲叶绿体提取物的生物芯片,正将每个人的脑电波转化为量子信号。观主清阳道长手持拂尘——竹柄刻着灵山三十六峰的微缩地形图,马尾拂梢缀着七片金箔莲叶——在八卦方位间踏罡步斗,每一步落下,地面的青铜八卦镜便泛起涟漪,向云端发射载有祈福愿力的量子波。
南极冰穹a科考站,十二名科学家在万年冰层上用荧光剂绘制灵山全景图。当极光掠过天际,他们启动特制的超导线圈,将南极地下的地磁场波动与祈福信号耦合,冰面下的中微子探测器突然捕捉到异常波动——那是跨越两万公里的量子态共振,冰层深处的古老气泡仿佛在呼应来自东方的祈愿。
(二)、 量子信标的升空
海拔1496米的灵山量子实验室,云中鹄站在三十六台量子发射器中央。
全息屏上,直径五米的“莲花天线”正在太空中舒展,三十六片镀金钛合金瓣片缓缓张开,每片内侧都蚀刻着《太平经》的镇星符文。这些瓣片的角度经过精确计算,确保当数据流抵达时,能在太空中重构灵山主峰的磁场频率。云中鹄的指尖悬停在青铜材质的发射按钮上,按钮表面凹凸的纹理,正是天梯峰岩石的拓片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