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娘当年染出‘星轨霞’时,也是这样的天象。”原来,真正的灵山锦从不需人工绘制,红茅汁与丝帛的自然反应,便会织就独一无二的云霞图谱。
长老的身影不知何时出现在染坊二楼,他望着眼前的景象,缓缓开口:“世人皆道红茅染霞是秘术,却不知真正的秘诀在于‘心有灵犀’。红茅生于灵山岩缝,吸日月精华,承风雨淬炼,唯有心怀敬畏之人,才能让它的精魂在丝帛上重生。”他转身望向远处的山峦,朝阳中,红茅海洋正翻涌着金色的波浪,“当年太昊氏教民染织,不是为了华丽衣裳,而是让人与天地相连——每一匹灵山锦,都是灵山写给人间的情书。”
染坊外,百姓们跪在地上,额头贴着染过红茅汁的石板,感受着大地的温度。秀秀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茅叶,叶片上的纹路竟与丝帛上的星图隐隐相合,她突然明白,为什么奶奶总说“红茅会说话”——当人们用虔诚的心倾听,灵山的草木,从来都不吝惜自己的馈赠。
晨雾散尽,阳光铺满整座灵山,红茅草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哼唱古老的歌谣。这一天,三十六匹灵山锦被郑重地收进樟木箱,它们将被送往山外的各个村落,成为新生儿的襁褓、待嫁姑娘的嫁衣、长者寿辰的贺礼。而留在染坊的红茅残渣,会被埋回灵山的泥土,化作明年春天的养料——这是灵山与人类最古老的约定,取之有时,用之有度,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当暮色降临,秀秀跟着陈阿婆走在回家的山路上,回头望时,三清殿的飞檐在晚霞中勾勒出金色的轮廓,染坊的烟囱飘着最后一缕淡红的烟。山风掠过茅梢,带来若有若无的草香,小姑娘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就像红茅草每年春天都会重新绽放,灵山、红茅、人与土地的故事,也会在每个朝阳升起的清晨,继续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