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话灵山 > 第38章 三教归元](3/5)
舞。王博文以笔代剑,在儒泉水面写下“和”字,墨字入水的瞬间,所有玉简都发出清越的钟磬声。

    三色泉水开始相互渗透:金色中泛起青雾,青光里裹着蓝韵,蓝色中流转金辉。中央石坛的“元气”二字突然解体,化作无数光点,与经卷光芒融合。慧明看见,贝叶经上的“众生皆苦”与竹简上的“天地不仁”、手卷上的“己所不欲”正在光点中对话,最终凝成“慈悲为怀,仁者爱人”的光句。

    (三)地心共鸣的震颤

    当三教经典完全融入泉眼,整个洞穴开始震动。洞顶的钟乳石渗出金、青、蓝三色露珠,落在石坛上,竟形成微型的三教圣像:佛坐莲花,道骑青牛,儒执玉笏,却又共用同一座须弥座。李玄真忽然指着道泉:“看!当年开道藏石窟时埋下的玉简,竟与这里的地脉相连!”但见道泉深处,隐约可见石窟中的青牛浮雕,牛嘴正对着儒泉方向,仿佛在吞吐蓝色水精。

    王博文的砚台里,三色墨水自动写出《中庸》首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字迹未干,便化作蝴蝶飞向石坛,与慧明的舍利光、李玄真的金丹气缠绕成“三教合归”的光轮。此时,三人皆感体内真气贯通:慧明的《易筋经》与道家内丹术、儒家养气功竟自然融合,形成前所未有的圆融境界。

    三、归元大典:天光与人心的交响

    (一)光柱破山的时刻

    午时三刻,石坛中央的光轮突然爆发出太阳般的光辉。三色光柱穿透灵山岩层,在山顶形成巨大的彩虹桥,桥身刻着三教经典的核心句:佛之“空即是色”、道之“玄之又玄”、儒之“致中和”。信州城的百姓最先看见,正在田间劳作的张老汉突然发现,干涸的田沟里涌出三色溪水,所过之处,枯萎的稻苗竟返青抽穗。

    慧明三人从地洞走出时,正见光柱笼罩整个灵山。释迦塔的金瓦、三清殿的青瓦、书院的琉璃瓦,同时发出共鸣,形成“嗡——”的长音,与地脉震动相合。李玄真的拂尘指向光柱,光中竟浮现出三教历代圣贤:孔子与老子论道,慧能与张伯端谈禅,朱熹与陆九渊辩理,最终都化作光点,汇入“三教归元”的光轮。

    (二)万民朝圣的图景

    山脚下,王屠夫背着病重的母亲赶来,老人的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