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班,剩下的25,都变成了眼前的"匠人林"。\"
黄昏时分,陆明轩坐在火塘前,看着新烧制的\"生态守护\"系列琉璃摆件。这次他尝试将灵山的土壤、松针、甚至空气(通过气泡封存)融入琉璃,每一件摆件底部都刻着二维码,扫码即可查看对应的生态项目:有的对应新种植的七叶莲,有的连接竹荪农场的实时监控,还有的指向正在修复的古茶树。\"让每个购买者都成为灵山的守护者,\"他对围坐的学徒说,\"这才是文创的真正意义。\"
五、三月三的石上光阴
次年三月三,竹溪村迎来了最隆重的\"立碑仪式\"。新石碑立在工坊前的老槐树下,碑身选用灵山特有的雪浪石,表面天然的纹路竟与\"百工图\"浮雕暗合。陆明轩握着凿子,在碑额刻下\"文创反哺生态\"六个大字,凿刀与石面碰撞的火星,仿佛在点燃某种古老的传承。
\"第一块碑是你太爷爷立的,\"陈老爷子抚摸着碑身,\"那时刚有文创工坊,他刻下"取之灵山,还之灵山"。后来你爷爷加上"百工护生",现在到你们这代,该让文字里长出新的故事了。\"当最后一笔收工,阳光恰好穿过槐树的新叶,在碑面上投下七叶莲的光影,与陆明轩新刻的星砂纹路交相辉映。
仪式结束后,非遗传承班的孩子们围坐在碑前,听林老讲木雕里的生态哲学:\"刻赤芝要留三分疤,那是树木与风雨的对话;雕竹荪要透七分空,那是阳光与泥土的约定。\"阿芸则带着孩子们用琉璃碎渣拼贴\"灵山生态图\",小满在旁指导:\"这里用松针黄,代表匠人林;这里用星砂金,代表生态基金\"
暮色中的工坊亮起暖黄的灯,陆明轩看着展柜里的文创产品,忽然想起去年冬天,一位患癌的游客买走了那支刻着赤芝的木雕笔,后来收到她的来信:\"握着这支笔,仿佛握着灵山的温度,让我有勇气继续与病魔抗争。\"此刻,他摸着新制的琉璃笔架,上面刻着一行小字:\"每一件文创,都是灵山寄出的情书。\"
六、时光里的匠人长歌
亥时,工坊的火塘即将熄灭,陆明轩却开始了新的创作。他想为即将到来的\"国际生态大会\"设计一套特别的文创:将灵山的空气、土壤、水制成微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