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对土地的深情、对传统的尊重、对未来的期许——而这些,正是灵山生态农产品最动人的正能量,是献给这个时代最珍贵的绿色情书。
《文化文创:当灵山精魄凝作人间珍玩》
一、晨雾里的百工图谱
卯时三刻,灵山南麓的竹溪村在晨雾中舒展画卷。老槐树的虬枝上垂着露珠,将七叶莲形状的铜风铃敲出细碎清响,穿堂风掠过青石板路,携来隔壁豆腐坊的豆香与文创工坊的松脂气息。三十六岁的陆明轩坐在工坊门前的老藤椅上,手中的玻璃吹管还带着昨夜的余温,火塘里的松木正在噼啪作响,将他的影子投在廊柱上,与柱身雕刻的灵山三十六峰暗合。
\"明轩哥,窑里的琉璃摆件该出窑了。\"扎着麻花辫的学徒小满抱着测温仪跑来,辫梢别着的七叶莲发卡是她昨天刚完成的第一件琉璃作品。陆明轩起身时,袖口拂过廊柱上的\"百工图\"浮雕——那是祖父在民国年间雕刻的,刀工粗犷却传神,吹玻璃的匠人、刻木雕的师傅、绣茶纹的姑娘,皆在其中,仿佛时光在此处打了个温柔的结。
二、火焰与年轮的对话
巳时,阳光透过天窗洒在琉璃工作台上,陆明轩的师傅陈老爷子正在给新出窑的七叶莲香水瓶描金。老人的手背上布满疤痕,那是年轻时被窑火灼伤的印记,此刻却稳如磐石,笔尖蘸着掺了星砂的金粉,在琉璃瓶身勾勒叶脉:\"明轩,你可知为何要用星砂入金粉?\"他忽然开口,笔尖在叶茎处顿出一个小点,\"当年你太爷爷在观星岩采药,见流星划过七叶莲丛,便琢磨着把星砂融在颜料里,说这样能让文创带着天地灵气。\"
工作台对面,木雕师傅林老正在雕刻赤芝书签。他手中的黄杨木原材带着天然的瘤疤,在老人眼中却是难得的\"灵芝云纹\"。刻刀游走间,赤芝的菌盖渐渐隆起,菌褶的走向暗合灵山等高线,就连根部的泥土,都被雕成松针与腐叶的形状。\"每块木头都有自己的故事,\"林老对着正在拍照的游客说,\"这块黄杨木长在聚鹊岩下,吸收了三十年的山雾,你摸这瘤疤,像不像老槐树的年轮?\"
最里间的绣架前,二十岁的苏绣传人阿芸正在绣制茶纹丝巾。她选用的是灵山冰蚕丝,细如发丝却韧性十足,针脚起落间,龙井茶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