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天上的灯海交相辉映,每扇窗户的灯光都变成了小小的孔明灯,整座城仿佛悬浮在星空中。病榻上的孩童看见灯影里的玉兔送来七叶莲露,久未归家的游子看见灯海拼出故乡的名字,就连争吵的恋人,也在灯影中看见初次相遇的场景。
五、寅时心印·光海永续
东方泛起蟹壳青时,灯海开始向灵山深处飘去。陈真人取出“灯海录”玉简,那是用月光石碎片和红茅纤维制成的宝器,专门收录每年中秋的灯海祈愿。当最后一盏灯掠过玉京峰,玉简突然发出强光,上面浮现出千万行金色小字,每字都是信众们的心愿所化,有的清晰如刻,有的朦胧似雾——这是灵山给人间的回信。
阿莲的灯落在月魄岩旁,灯面的织娘图竟变成了嫘祖的剪影,素纱衣袖中飘出真正的蚕丝,在岩石上织就“心有灵犀”四字。她知道,这是母亲借灯海传来的安慰,也是灵山对织娘的祝福。小玉的兔儿灯停在聚鹊岩,灯底的心愿竟变成了实体的兔毛围巾,温暖柔软,正是她想送给阿姐的礼物。
晨雾漫进广场时,信众们开始收集飘落的灯纱。这些沾过月光和灵脉的素纱,将被制成护身符、婴儿襁褓、长者寿衣——每一片都是灵山的祝福,是天地对人间的温柔回应。陈真人望着玉简上的字迹,发现“三教归元”四字下多了行小字:“万灯皆心火,灵山是归途。”这是太昊氏留下的箴言,此刻才在灯海祭中显形。
六、卯时归梦·灵响长明
晨光染亮玉京峰时,最后几盏孔明灯化作流星坠入鄱湖,湖面上竟浮现出“长明”二字,每笔都由游鱼排列而成。阿莲站在殿阶上,望着山下信州城的炊烟升起,发现每缕炊烟顶端都有小小的灯影,那是昨夜的灯海在人间留下的印记。
陈真人将罗盘收入三清殿,月光石的火焰自动熄灭,却在石面留下了千万个光点,如同凝固的灯海。他知道,这些光点将在明年中秋重新苏醒,等待下一群心怀祈愿的人。“此灯海,当永世长明。”老人轻声念出主祭词,声音融入山风,掠过每棵红茅、每片桑叶,最终化作信州城千家万户的梦语。
是日,信州城的百姓们在门楣上挂起灯海祭的残纱,窗棂上贴满灯影显形的吉祥图。阿莲将母亲的灯纱缝入香囊,发现纱面上的织娘图竟会随月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