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六十四回 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4/10)
位仙翁高寿多少?” 孤直公说:

    “我岁今经千岁古,撑天叶茂四时春。

    香枝郁郁龙蛇状,碎影重重霜雪身。

    自幼坚刚能耐老,从今正直喜修真。

    乌栖凤宿非凡辈,落落森森远俗尘。”

    凌空子笑着说:

    “吾年千载傲风霜,高干灵枝力自刚。

    夜静有声如雨滴,秋晴荫影似云张。

    盘根已得长生诀,受命尤宜不老方。

    留鹤化龙非俗辈,苍苍爽爽近仙乡。”

    拂云叟笑着说:

    “岁寒虚度有千秋,老景潇然清更幽。

    不杂嚣尘终冷淡,饱经霜雪自风流。

    七贤作侣同谈道,六逸为朋共唱酬。

    戛玉敲金非琐琐,天然情性与仙游。”

    劲节十八公笑着说:

    “我亦千年约有馀,苍然贞秀自如如。

    堪怜雨露生成力,借得乾坤造化机。

    万壑风烟惟我盛,四时洒落让吾疏。

    盖张翠影留仙客,博弈调琴讲道书。”

    三藏称谢道:“四位仙翁,都如此高寿,而劲节翁更是千岁有余。高年得道,风采清奇,莫非是汉朝时的‘四皓’?” 四位老者说:“过奖了!过奖了!我们不是‘四皓’,而是深山中的‘四操’。敢问圣僧,您今年贵庚?” 三藏合掌躬身回答道:

    “四十年前出母胎,未产之时命已灾。

    逃生落水随波滚,幸遇金山脱本骸。

    养性看经无懈怠,诚心拜佛敢俄捱?

    今蒙皇上差西去,路遇仙翁下爱来。”

    四位老者都称赞道:“圣僧从出娘胎就投身佛教,果然是从小修行,真正是有中正之道的高僧啊。我们有幸与圣僧见面,斗胆请教。希望圣僧能以禅法指教一二,也能慰藉我们的生平。” 长老听了,毫不畏惧,慷慨地对众人说:

    “禅,就是静;法,就是度。在静中求度,非悟不能成。所谓悟,就是洗心涤虑,脱俗离尘。人身难得,生在中土更难,正法更是难遇。能同时具备这三点,是莫大的幸运。至高无上的道德和玄妙的道,渺远虚无,难以捉摸,只有扫除六根六识,才能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