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啃老本。
米酒是彻底的卖不成了,何时能卖属于未知数。
毛笔则是卖不出去,洪水过后,对于毛笔这类不能吃不能喝的高档奢侈品需求不大,学子们也大多节俭,能用以往旧的就用旧的。
商城上,李湖玉短时间内过不来,最大头的鱼胶进账没了。
洪水不光对田里的伤害大,对湖里的水生植物也是毁灭性的打击,快长成的鸡米果连杆子一起踪影全无。
今年的鸡头米更是直接不用想。
好在菇子还是有的,时不时添补上去,房子也盖起来了,囤的物资充足,一大家子人温饱不成问题。
加上去年存的百万余额和白满善送的一箱子金叶子外加挣的银子,不至于担心。
挣银子的项目毛笔和卖米酒虽然没了,但何首乌过了八月属于’收获‘季节,又能进账。
以及多了山药和卖兔子两项。
后面紧接着多发展实体经济——种甘蔗制糖、种植药材、扩大养殖。
形成生态化养殖种植模式,形成良性循环。
这样以后哪一天商城离她而去,依然不影响过日子。
水清对于现状还是比较满意的。
一口吃不成大胖子,她无权无势无钱,外面世道不安稳,朝廷忙着削藩指望不上,还是苟着发育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