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躲在轧钢厂的佛系生活 > 第168章 粮本粮票(2/4)
工人):45-55斤(约225-275公斤);

    重体力劳动者(如建筑工人):35-44斤(约175-22公斤);

    轻体力劳动者(如纺织工、运输工):29-34斤(约145-17公斤);

    机关干部、教师、脑力劳动者:28-32斤(约14-16公斤);

    大中学生:32-36斤(约16-18公斤),因青少年发育需求略高于普通市民;

    成年居民(无特殊职业):27-28斤(约135-14公斤);

    10岁以上:22-26斤(约11-13公斤);

    6-10岁:18-22斤(约9-11公斤);

    3-6岁:12-16斤(约6-8公斤);

    婴幼儿:8-12斤(约4-6公斤)。

    高级知识分子、运动员、孕妇等可申请额外补助(如每月增发2-5斤),但需单位审批。

    按照这个标准,四合院里面最多的是刘海中,他是轧钢厂的锻工,属于特重体力劳动者中最重的,每个月可以领55斤的粮食。

    轧钢厂其他的车间工人 每个月基本是那个都是50斤。

    得益于轧钢厂的特性,林向东这个食堂大厨也是体力劳动者,每个月也能领45斤的粮食。

    这是轧钢厂的工作性质的原因,像林青山同样是食堂大厨,不过食品厂并不是特重体力劳动,他每个月也就40斤的粮食定量。

    他们家林雪是售货员,每个月有30斤的定量,林老太太和周梅无特殊职业每个月只有28斤的定量,林向阳9岁,每个月有20斤的定量,林月三岁每个月有12斤的定量。

    他们一大家子总共有6口子人,每个月粮食定量有203斤,这已经是很不错了,平时随便配一点其他的几乎顿顿都够吃了。

    为什么说后面阎埠贵变得越来越抠门,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阎埠贵是教师,每个月只有30斤的定量,好在阎解成每个月也有45斤的定量。

    杨瑞华28斤定量,阎解放有20斤定量,阎解旷和阎解睇只有12斤。

    他们一大家子加起来才147斤的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