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马路。
\"扫大街怎么了?\"年轻的林淑芬蹲下来擦掉儿子的眼泪,\"没有妈妈扫大街,你们上学路上全是垃圾。\"
如今二十年过去,同样的问题以新的形式重现。林淑芬摇摇头,继续整理废品。这次她不会再为了别人的眼光放弃自己的选择。
一周后的清晨,林淑芬推着小车来到一片游客较少的海滩。这里总能捡到被潮水冲上来的塑料瓶和易拉罐。
海风拂面,她忍不住脱掉鞋子踩在细软的沙子上。五十多岁的人了,却像个孩子一样让海浪追逐自己的脚丫。正当她弯腰捡一个彩色贝壳时,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那个不能吃,但很适合做装饰。\"
林淑芬转身,看见一位银发老太太坐在沙滩椅上,面前支着画架。老太太穿着考究的亚麻套装,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我只是觉得好看。\"林淑芬不好意思地把贝壳放回原处。
\"别放回去啊。\"老太太笑了,\"我开玩笑的。这海滩上的贝壳随便捡。\"
林淑芬走近了些,发现画架上是一幅未完成的水彩画,描绘的正是眼前这片海。
\"画得真好。\"她由衷赞叹。
\"马马虎虎吧。\"老太太放下画笔,\"我是陈玉华,退休美术老师。你是\"
\"林淑芬。\"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补充道,\"来三亚过冬的。\"
陈老师锐利的目光扫过她的小推车和编织袋:\"北方人?\"
\"黑龙江的。\"
\"一个人?\"
\"嗯。\"
陈老师突然拍了拍身边的空椅子:\"坐会儿?我带了保温壶,有热茶。\"
就这样,林淑芬认识了她在三亚的第一个朋友。陈老师七十多岁,北京人,每年冬天都来三亚画画。她的儿子在美国定居,丈夫五年前去世。
\"所以你现在靠捡废品为生?\"陈老师直接得让人措手不及。
林淑芬的脸红了:\"不全是我有存款。只是闲不住。\"
\"挺好的。\"陈老师啜了口茶,\"比那些整天打麻将的老太太强多了。\"
海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