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古朴泛黄的书卷,那书卷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承载着无数的知识与智慧。孟津云手持书卷,一字一句,耐心地教江思年认读。
江思年学得极为认真,一双大眼睛犹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明亮而专注,紧紧地盯着书本上的文字,仿佛要将那些文字深深地烙印在心底。那小脑袋也随着孟津云的诵读节奏,轻轻晃动着,仿佛在与文字的韵律共舞。往往孟津云才教上一遍,他便能准确跟读,几遍下来,那些拗口的文字、晦涩的语句,便被他牢牢地记在了心间。
为了看看自己外曾孙的记忆力,孟津云翻开书卷,指着上面的文字,缓缓念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教之道,贵以专……” 他的声音低沉而醇厚,带着岁月沉淀的韵味,在屋内悠悠回荡,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将古老的智慧传递给眼前这个年幼却聪慧的孩子。
江思年全神贯注地听着,小脸上满是认真的神情,那模样仿佛在进行一场无比神圣的仪式。待孟津云念完,他便立刻跟读起来,清脆的童声念着《三字经》,虽然稚嫩,却吐字清晰,毫无差错。一遍又一遍,他不知疲倦地反复诵读着,每一次的发音都愈发标准,每一遍的理解都更加深刻。孟津云看着眼前的孩子,眼中满是欣慰与赞赏,不住地点头,心中暗自感叹,这孩子真是上天赐予神医谷的瑰宝。
次日清晨,阳光依旧准时地洒进屋内,仿佛在见证着江思年的成长。孟津云决定考考江思年昨日所学。他轻轻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和蔼地问道:“思年啊,还记得昨日外曾祖教你的《三字经》吗?”
江思年脆生生地回答道:“记得,外曾祖,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教之道,贵以专……。” 他的声音响亮而流畅,如同山间清澈的溪流,欢快地流淌着。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那模样,仿佛在向孟津云宣告,自己已然将《三字经》铭记于心,任谁也无法将这份知识从他脑海中夺走。
孟津云听后,激动得难以自持,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一朵盛开的菊花,那菊花绽放着喜悦与自豪。
他忍不住伸出手,摸了摸江思年的小脑袋,赞叹道:“好孩子,真是天赐的聪慧!
外曾祖就知道,你定能学好。” 说着,他背着手,在屋内来回踱步,嘴里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