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皱眉,凑近了谢涟好奇道。
“飞鱼,你说这参禅论道的大会,怎的不见其他僧人?”
谢涟闻声漫不经心道,“要么说你小子见识太少,如今这乱世,连上三宗中的少林都紧闭山门不问世事,寻常寺宇自然效仿,莫说这等抛头露面了,就是寻上门去都不一定能让你进的去山门。”
宋元哑然,忽地响起师父曾经对自己所说的话,不禁感叹着世道无常。
这时,一道钟声响起,众人的视线被远处而来的一行人吸引了去。
“快看,是普智大师!”
人群骚动,显然这普智的名气并不小。
宋元同样投去目光,老和尚看样子年过花甲,披着袈裟,白须随风而动,遍布皱纹的面容写尽慈祥。
普智领着一众僧徒缓步来到水陆亭,目光扫过四下,微行一礼。
“承蒙诸位赏脸,老衲在此向诸位道谢了!”
众人七嘴八舌应答着,普智则是缓缓坐在了水陆亭中的蒲团之上。
普智大师坐定后,双手合十,微微闭目,似乎在调整气息。
四周的人群也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和尚身上。
就连那一直喋喋不休的苦行僧苦心,此刻也难得地闭上了嘴,只是那双小眼睛依旧滴溜溜地转着,时不时瞥向身旁的两名女子。
宋元坐在假山旁,目光落在普智大师身上,心中隐隐有些期待。
他虽然对佛法一知半解,但总觉得这位老和尚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威严与慈悲,仿佛能看透世间一切纷扰。
片刻后,普智大师缓缓睁开眼睛,目光平和地扫过众人,开口道。
“诸位施主,今日老衲召集此会,并非为了讲经说法,而是想与诸位探讨一个事—何为‘道’?”
此言一出,四下顿时响起一阵低语声。
有人面露疑惑,有人则若有所思。
宋元也微微皱眉,心中暗想:“道?这不是道家所讲的东西吗?怎么佛门也谈起了‘道’?”
普智大师似乎看出了众人的疑惑,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诸位或许会问,佛门讲的是‘佛法’,为何今日老衲要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