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已经投了数次名刺。”
“黄侍郎为何还不同意老夫的拜访?”
老头瞪着眼睛,颇为不满地问道。
“蔡公,我家主人事务繁忙,没有时间见客。”
“唉,这是你之前投的两份名刺,你赶紧拿回去吧。”
家仆满脸为难的说道。
“老夫哪怕是求见当今陛下,当今陛下也不会如此拒绝。”
“你们这是羞辱老夫啊!”
蔡邕气得吹胡子瞪眼,身体都仿佛得了帕金森一样颤抖。
“蔡公,你的才干,京城的人都知道。”
“但是你的事迹,京城的人也无人不知。”
“你才刚流放回来,就不能消停一阵子?”
就在这时,一道爽朗的声音自后方传来。
声音的主人正是带着典韦从城外回来的黄殊。
蔡邕这个人他在朝堂上见过,是个脾气贼倔的老头。
因为修史书的缘故,一般人也不愿意得罪他。
史书这种东西说是记录史实,其实更像是一个公关部门。
好的坏的全靠对方一支笔。
那些造反的被打上罪恶的标签,原因不就是因为对方没能成功吗?
如果成功了,那这公关部门就成人家的了,史书上自然也就会说造反的是推翻暴政。
“你”
蔡邕被黄殊这句话给噎的够呛。
但这是实话,哪怕他是大儒,他也辩不了。
“好了。”
“在下尊你是长辈,不愿把话说得太过。”
“让下人委婉的拒绝了你两次,结果反倒来劲了。”
“你呀,被人当枪使了。”
黄殊靠近蔡邕,贴着其耳朵说道。
“是否被人当枪使,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皇子辩授学一事事关国家。”
“老夫必然不能罢休。”
蔡邕挺直腰杆子,倔强的说道。
“那你想怎样?”
“要不我拜您为师,以后外人一说皇子辩,就知道是您的徒孙。”
黄殊摇了摇头,调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