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带人巡逻去了。
隋易走到另一条街上,此刻万籁俱静,头顶上的残月散发着微弱的光亮,勉强照亮着街道的场景。
蓦然间,隋易看到大街尽头出现了一道人影。
一开始他还以为又碰上了衙差,当即就想要转身再换一条街溜达。
可看清对方的衣着打扮之后却愣了一下。
来人身穿一袭青色儒衫,头戴纶巾,腰悬佩剑,怎么看都是一个教书先生的打扮。
“大半夜的,怎么读书人也在外面晃荡?”隋易有些疑惑。
出于好奇,隋易迎着人影就走了过去。
走近一看,这教书先生还挺年轻,看样子三十岁不到,模样颇为俊朗。
此人看见隋易,脸上便露出了一抹笑容。
读书人的笑容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一举一动皆是风度翩翩,自成一番涵养。
“道长是来捉妖的?”
“不错,先生你呢?”隋易反问道。
读书人笑着回道:“我也是。”
“那结个伴?”
“好。”
月色之下,一道一儒自然而然的就结伴而行。
通过交谈,隋易知道了读书人名叫颜提生,是镇子里一家私塾的教书匠。
今夜出门的目的和隋易一样,都是为了青狼妖而来。
颜提生表示,王二家出事前一天,家里的小女儿刚进他的私塾读书,虽然只教了一天,可那孩子也已经是他的学生。
学生全家遇难,他这个做先生的又怎能坐视不理?
师生关系一场,他有义务给自己的学生报仇。
听到这里,隋易忍不住给这位教书匠竖了个大拇指。
这读书人是真的刚,与自己前世印象中的读书人完全不是一回事。
都说儒门弟子心中最重要的字是仁,当仁不让的仁。
这个字,往往伴随着道理和拳头的结合。
即便是隋易前世生活的世界,很久以前的儒门弟子也不是弱鸡,而是一群天天练剑的狠人。
隋易与其同行,不知不觉就已经来到了城门处。
行至此,两人不约而同的暂停了交谈,举目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