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王 王曰 大夫曰。
除此之外,再无任何补充内容,四书四本共计五万字左右,其写有王、王曰、大夫曰的内容数不胜数。
仅凭着几个字,他根本无从得知这一道题想要表达的内容。
再看第二道四书题的题目:五十,则何如?
这并不是常规的四书题啊!此次考官直接断句截取几个字作为题目。
若审题不对,那整篇文章就是写得再好,也是偏题。
要不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呢?
好在经义题没那么难,宋应知决定先把经义题与策论题写了,把两道四书题放到最后。
此次科举的经义题虽也抽象,但梁举人上课时有出过类似的题目。
一个半时辰的时间,宋应知就把一篇经义八股文写好,因为没睡午觉的原因,这会他的精神已经达到紧绷状态。
宋应知放下笔,收起稿纸与试卷,打算趴着眯一会儿再起来修改文章。
然而闭上眼后,却是怎么也睡不着,四周都是毛笔书写的声音,还有若隐若现的屎尿味,再加上心里一直惦记着两道四书题。
宋应知彻底没了睡意,他心里十分清楚,若不好好休息,后面只会越来越糟糕!
他强迫自己静下心来,缓缓调整呼吸,努力屏蔽周围的干扰。
过了好一会儿,宋应知的心情渐渐平复,精神也稍微放松了些,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又过了半个时辰,宋应知突然被隔壁的屁声轰醒,紧随而来的是一股难以言喻的臭味!
原来是隔壁的考生没憋住,直接在恭桶里解决了大号!
宋应知赶紧捂住口鼻,拼命朝着另一个方向呼吸,还不停的用衣袖扇走气味。
按着现在的味道,还有刚才隔壁的音色表演,今晚的晚饭他估计是不想吃了。
一直到臭味淡了些,他才放下衣袖,皱着眉头重新拿起笔,审视起自己刚刚完成的经义八股文。
宋应知逐字逐句地斟酌,对一些表述很平淡的地方进行润色,让文章读起来更加通顺流畅、精美绝伦。
文章满意后,他并没有急着将其誊抄到答卷上,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策论。
策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