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起源。
算术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人类使用计数和刻痕的方式记录数量。
这些工具上的刻痕被推测可能记录了月亮周期或某种早期的计数系统。
而汉朝的《九章算术》是古代算术的重要里程碑,书中包含了大量的算术问题和解法,奠定了算术的基础。
只要你接触算术,那必然离不开《九章算术》,里面包含自然数、进位制、记数法、四则运算等内容。
除了《九章算术》外,较为出名的算术书籍还有《五经算术》、《张丘建算术》、《缉古算经》等等。
除此之外,要想深入研究算术,《周易》是绕不开的一本书。
古代计算大多都要用到《周易》,里面的五行八卦可以适用大部分场景。
而《周易》也是科举考试必读的书籍之一,特别是童生过后的科举,这本书的地位会越发凸显。
许多考题都要联系《周易》去解决,《周易》这本书当真是博大精深。
当然,对于算术考题来说,科举只需要学习《九章算术》即可,不会考核过于生僻的算术知识。
介绍完了算术的起源,周礼平又拿出算盘,开始介绍古代最为重要的算术工具。
算盘起源于北宋,除了基本的加减和四则运算外,还可以进行开方、开立方、开高次方等复杂的数学计算。
周礼平手中的算盘为檀木制作,木制算盘是最常见的,有些大户人家会用玉石制作算盘,不过大多是用于官观赏。
算盘由矩形木框内排列一串串等数目的算珠。
中有一道横梁把珠统分为上下两部分,算珠内贯直柱,俗称“档”,一般为九档、十一档或十三档。
每档的上半部有两个珠子,每个珠子当五,下半部有五个珠子,每个珠子代表一。
介绍完后,周礼平看着下方眼神清澈懵懂的学子,便知道他们没怎么听懂。
心中得意一笑,想当初他初学算盘,也是如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练习许久,才找到使用算盘的诀窍。
单单是算盘一道,便要难住这些学子许久。
可余光瞥到目光炯炯若有所思的陈及冠,眼角不由抽了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