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拳,磕头,起身离开。
皇帝看了两眼奏折,脸色越来越差,最后把奏折扔了出去。
这本奏折,是晋安知府王炳元所写。
上头写了今年东州府粮收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匪患已经平定,整个东州稳中向好,百姓对皇帝更是感恩戴德。
顺便,王炳元还写了自己体察民情,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等事。
这玩意儿,一看就是有人特地放到他跟前来的。
为的估计就是吏部那边换选官职一事。
呵呵。
那位在东州藏了那么久,齐王府的人也在东州有那大得动作,这个王炳元,居然还说自己体察民情?!
他体察了什么?!
越想越气得皇帝,当下就让太监去喊来了吏部尚书,然后说王炳元此人很是务实,把他调任来都城是浪费人才。
吏部尚书不明所以,“那皇上的意思是”
“调任南芽府吧,那地方一般官吏怕是没法管理,需得王炳元这样的人才才是。”皇帝说话还是面无表情,但口气却不容置疑。
“南芽府?!”吏部尚书心中一个大大的咯噔,他试探地说道:“从东州到南芽府怕是有上万里之远,且两地气候相差巨大,王炳元也快五十”
皇帝抬头,平静地看着吏部尚书道:“怎么?朕的决定不对吗?”
“不不不,”吏部尚书说完,一想不对,又立刻道:“对对对,微臣的意思是,皇上的决定非常英明,微臣立马就去写调令!
南芽府知府确实已经空缺一年有余,应该要找个经验丰富的知府过去才行,微臣,微臣就告退了。”
皇帝没有抬头,只应了声‘嗯’,吏部尚书便屁滚尿流地跑了。
一个时辰后。
应该带着齐王世子进宫的孤军,一个人回到了文渊阁。
皇帝依旧在看奏折,他还是没有抬头,只问道:“怎么?朕的口谕请不来齐王世子吗?”
“回禀皇上,”孤军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脸上有一丝丝为难,“世子称病,微臣未能见到他本人。”
“哦?”皇帝终于抬头,冷笑一声:“呵,这就不把朕放眼里了吗?
既然世子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