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种种好处,最终还是决定继续站在楚国这一边。
国际会议如期召开,楚国代表团在姜悦的带领下,昂首步入会场。燕国、齐国、赵国等国的代表看到楚国代表团,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会议一开始,燕国代表就率先发难,提出了一项对楚国极为不利的资源分配方案,要求楚国大幅削减在某些关键资源上的份额。姜悦不慌不忙,等燕国代表说完,她站起身来,微笑着说:“各位代表,这份方案看似公平,实则对楚国充满了偏见。楚国这些年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上,一直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列国做出了表率。而且,楚国与诸多国家都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若楚国的发展受到阻碍,恐怕也会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利益。”
这时,齐国代表想起了苏瑶提出的丝绸贸易计划,心中有所顾虑,并没有像之前计划的那样附和燕国。赵国代表则因为陈宇关于军事合作的提议,也保持了沉默。其他一些原本被燕国拉拢的小国,看到大国们态度不一,也纷纷犹豫起来。
姜悦见状,趁热打铁:“不如我们重新制定一份资源分配方案,充分考虑各国的实际需求和贡献。楚国愿意在保证自身合理发展的前提下,与各国共同协商,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姜悦的提议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赞同,大家纷纷表示愿意重新探讨资源分配问题。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各国代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协商。姜悦凭借着出色的谈判技巧和灵活的策略,与各国代表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她不断调整方案,在满足楚国基本利益的同时,也尽可能照顾到其他国家的需求。最终,一份各方都基本满意的资源分配方案得以通过。
这场国际会议的胜利,让楚国在国际上的威望再次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各国对楚国的外交智慧和实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纷纷主动加强与楚国的合作。楚国的贸易版图进一步扩大,与各国的文化交流也更加频繁。
然而,姜悦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她深知,国际形势瞬息万变,楚国要想长久保持优势,必须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于是,她在国内进一步推行改革,加强农业生产,鼓励科技创新,提升军事装备和训练水平。
同时,姜悦也更加注重培养外交人才。她在楚国设立了专门的外交学院,选拔有才华、有抱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