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团利用周末时间,走进各个社区。每到一处,他们都会精心准备演讲内容。阿强会讲述自己在模拟场景中看到辍学后从事体力劳动的艰辛,以及因缺乏知识而遭遇事故的悲惨,然后对比继续学业可能拥有的光明未来:“我以前觉得读书没意思,可当我看到如果辍学后的生活,才知道那是多么可怕。在工地搬砖,不仅累,还随时可能受伤,而且根本看不到希望。但如果我努力学习,就能坐在大学教室里,未来有无数种可能。”
晓敏则从女性视角出发,分享自己模拟场景中作为服务员饱受刁难的经历,以及想象中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成为职场白领的美好:“女孩子如果早早辍学,可能就只能做些辛苦又没前途的工作,被人随意欺负。但要是有知识,就能进入好公司,实现自己的梦想,为自己赢得尊重。”
这些学生的真诚讲述,深深打动了社区里的适龄学生。一开始,有些学生对学业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可听了宣讲团的分享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在一个社区活动中,一个叫小辉的初中生听完宣讲后,主动找到博源和宣讲团成员:“我以前总觉得学习累,还不如早点出去闯荡。但听了你们的经历,我才明白自己有多幼稚。我不想以后像你们模拟场景里那样生活,我要好好学习。”
随着宣讲团在各个社区的巡回演讲,越来越多的适龄学生受到触动,开始重视学业,一些原本有辍学念头的学生也彻底打消了这个想法,回归到正常的学习轨道。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朝着良好方向发展时,新的挑战又悄然降临。随着宣讲团影响力的扩大,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开始在网络上对他们进行抹黑。这些人炮制虚假言论,称宣讲团是被学校或某些机构操纵,所讲述的经历都是编造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传统教育的权威,限制学生的自由发展。
这些谣言在网络上迅速传播,一些不明真相的家长和学生开始对宣讲团产生质疑。甚至有部分之前支持宣讲团的社区,也接到了一些投诉电话,要求停止宣讲活动。博源意识到,这可能又是一股隐藏势力在背后作祟,企图破坏他们所做的努力。
博源没有慌乱,他迅速组织宣讲团成员和学校老师,收集能够证明宣讲内容真实性的证据。他们整理了学生们参与模拟场景前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