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无人机群的低鸣,周砚的义眼自动锁定二十八个目标——包括正在开会的黄检察长,以及正在给沈曼青注射营养液的医生。
&34;该做个了断了。&34;周砚扯断手腕上的监测手环,数据洪流顺着指尖喷涌而出。成远突然抓住他的手,在无数数据流中打出一行字:用我的记忆覆盖你的神经突触,你将永远困在&34;好人&34;的代码里。
第九章:观测者悖论
周砚站在数据世界的十字路口。左边是成远准备的完美人生:律师、富豪、慈善家,所有证据都指向他是正义化身;右边是真实的记忆碎片:车祸、克隆体、沈曼青背后的阴谋集团。
&34;你选择哪边?&34;成远的虚影在光影中闪烁,&34;或者&34;他忽然化作无数代码融入周砚的身体,&34;成为我们共同的观测者。&34;
周砚的视网膜上浮现出两个选项:接受记忆清洗,或者启动&34;方舟协议&34;。当他按下确认键的瞬间,所有克隆体的眼睛同时亮起红光,黄检察长的办公室突然传来玻璃碎裂的声响。
第十章:新纪元
三年后的深秋,临江市法院外墙的电子屏正在直播庭审。旁听席上的周砚戴着降噪耳机,看着法官宣读判决。当听到&34;黄氏集团涉嫌多项刑事犯罪,主犯黄振华判处有期徒刑无期&34;时,他摸了摸胸前的银色吊坠——那是成远最后留下的神经接口。
走出法院时,秋雨正洗刷着石阶上的梧桐叶。周砚打开手机,匿名信箱里躺着封加密邮件。点开后是段视频:成远在某个海岛的沙滩上漫步,身后跟着几个和他容貌相同的少年。
视频最后出现一行字:当两个灵魂在数据洪流中碰撞,新的维度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