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脉搏,感受着那微弱且不规律的跳动。接着,我微微抬起他的下巴,查看他的舌象,舌质淡紫,苔薄白。这一系列的症状,让我陷入沉思。《黄帝内经》中所倡导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此刻在我脑海中不断回响,通过这些细微的观察,我试图探寻他昏迷的根源。
“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林启超的脉象沉细而涩,表明他的气血运行受阻,如同河道被淤泥堵塞,无法顺畅流动,心神也因此被蒙蔽,陷入沉睡。要唤醒他,必须从调理气血入手,让生命的能量重新焕发生机。
我决定采用《黄帝内经》中提到的针灸疗法。我手持银针,目光坚定,选择了合谷、内关、神门等穴位。这些穴位在经络中起着关键作用,合谷穴能调节气血,内关穴可宁心安神,神门穴更是与心神密切相关。当银针缓缓刺入穴位的那一刻,林启超的身体微微颤动,仿佛有一股沉睡的力量被悄然唤醒。我知道,这是气血开始运行的信号,是生命的希望之光在闪烁。
除了针灸,我还为林启超配制了一剂中药。在药房里,我精心挑选每一味药材,人参补气,黄芪助力,让生命的元气得以振奋;当归、熟地养血,为身体注入生机;柴胡、郁金疏肝解郁,使气血能够顺畅运行,如同疏通河道,让生命之水奔腾不息。“五味入口,各归其经。”这些草药的性味将引导气血回归正轨,滋养他沉睡的心神。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每天都会来到林启超的床边,重复着针灸、换药的步骤。每一次施针,我都全神贯注,感受着他身体的细微变化;每一次换药,我都仔细叮嘱家人注意事项。林启超的家人也在我的指导下,学会了如何通过轻声呼唤、讲述往事来与他沟通。他们相信,声音能够穿透昏迷的黑暗,触动他内心深处的记忆。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进病房,林启超的妈妈会坐在床边,轻声讲述他小时候的趣事:“启超,你还记得吗?你第一次学骑自行车,摔了好多次,膝盖都擦破了皮,可你就是不放弃,最后终于学会了,那开心的样子,妈妈一辈子都忘不了……”夜晚,林启超的爸爸会播放他喜欢的音乐,那悠扬的旋律在病房里回荡,希望能唤起他的意识。
周正也时常陪伴在林启超的身边,他用温和的话语安抚林启超的家人:“叔叔阿姨,别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