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日后上了战场,大家务必相互照应,为了国家和百姓,奋勇杀敌!”
“王大哥放心,我们都不怕死,一定跟着你把清军打得落花流水!”另一个士兵高声喊道。
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耳欲聋。王夫之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长枪,冲锋在前,与清军展开殊死搏斗。
起义军士气高昂,他们凭借着对家国的热爱和保卫家乡的决心,如同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与装备精良的清军展开了一轮又一轮激烈的交锋。
然而,起义军毕竟势单力薄,缺乏系统的训练和充足的物资供应,难以抵挡清军的铁骑。经过一番苦战,起义最终失败,王夫之的好友管嗣裘战死沙场,他自己也身负重伤,被迫逃亡。
逃亡途中,王夫之望着满目疮痍的大地,心中满是凄凉与绝望。“难道这天下,真的要落入满清之手?”他喃喃自语,眼中满是不甘,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夏汝弼搀扶着他,安慰道:“夫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先找个地方养伤,日后再图大计。”
王夫之咬咬牙,说道:“夏兄,我不会放弃的,总有一天,我们要卷土重来!”
“对,我们一定能东山再起,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夏汝弼坚定地回应。
后来,王夫之听闻南明政权在广东肇庆建立,他不顾路途遥远和危险,长途跋涉前往投奔。
然而,南明政权内部腐败丛生,党争不断,官员们只想着争权夺利,根本无心抗清。王夫之多次上书,详细阐述自己的抗清策略,却如同石沉大海,无人理睬。
“如此下去,南明必亡,我等的复国大业又将何去何从?”王夫之在朝堂上慷慨陈词,情绪激动,声音在宫殿中回荡,却只换来一片冷漠的目光和几声嘲讽的冷笑。
一位官员轻蔑地说:“就凭你一个小小的举人,也想妄谈复国?简直是痴人说梦!”
王夫之愤怒地反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今国难当头,你们却只顾一己私利,置国家和百姓于不顾,难道就不怕遭后人唾弃吗?”
那官员却冷笑一声,轻蔑地说:“你不过是个迂腐书生,懂什么朝堂之事?这天下大势,岂是你我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