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而失国的例子比比皆是,大王不可不察。”
江都王有些动摇:“话虽如此,但工程已耗费大量钱财,半途而废,实在可惜。”
董仲舒道:“大王,钱财乃身外之物,若能救百姓于水火,赢得民心,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江都王虽表面应承,但心中已对董仲舒心生不满。不久后,因一些琐事,江都王借机将董仲舒贬谪。
被贬期间,董仲舒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传播儒学的决心。他在简陋的居所里,依旧日夜研读儒家经典,笔耕不辍。当地的学子听闻他的遭遇,纷纷前来求学。
董仲舒不顾生活的清苦,热情地教导他们。他常常对学子们说:“儒学之道,乃光明之道,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不可放弃对它的追求。困境是磨砺,能让我们对儒学有更深的领悟。”
他结合自身的经历与思考,对新儒学进一步整理完善,最终完成了《春秋繁露》这部重要着作。
他将书稿展示给学子们,感慨地说:“此书凝聚了我多年的心血,希望你们能好好研读,传承儒学,将来为国家、为百姓做一番事业。儒学的智慧无穷无尽,它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们要将其发扬光大。”
学子们纷纷表示:“先生放心,我们定会努力学习,不辜负先生期望。”
时光流转,董仲舒逐渐步入晚年,他选择辞官归乡,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广川。虽已远离朝堂,但他的心依旧紧紧牵挂着国家的命运。听闻朝廷推行新政,他不顾年迈体弱,亲自修书给朝廷。
他在信中写道:“陛下,新政推行,应以民为本,遵循儒学之道。轻徭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弘扬仁义,使社会和谐有序。如此,大汉方能繁荣昌盛,永享太平。新政实施过程中,需警惕各级官员阳奉阴违,切实保障百姓利益。”
最终,董仲舒在广川家中安然离世。出殡之日,当地百姓自发前来送行,队伍绵延数里。人们神情悲痛,纷纷落泪,感念他一生为儒学发展与百姓所做出的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