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纳门客,编撰《吕氏春秋》,企图以自己的思想影响秦国朝政。
一日,吕不韦进宫面见秦庄襄王,献上《吕氏春秋》:“陛下,此书汇聚百家之长,若依此治理秦国,定能使秦国更加强大。”
秦庄襄王翻阅数页,微微皱眉:“此书虽有可取之处,但秦国以法家治国已久,骤然改变,恐生变故。”
吕不韦连忙说道:“陛下,如今秦国已非昔日可比,统一六国乃大势所趋,需博采众长,方能长治久安。”
秦庄襄王思索片刻:“此事容后再议,丞相一片苦心,寡人明白。”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年仅13岁的嬴政登上秦王之位。因嬴政年幼,朝政大权实则掌握在丞相吕不韦与太后赵姬手中。吕不韦以“仲父”自居,时常出入宫闱,与赵姬旧情复燃。
随着嬴政逐渐长大,吕不韦担心与赵姬的私情败露,便将嫪毐引荐给赵姬。嫪毐深得赵姬宠爱,被封为长信侯,势力逐渐膨胀,门下食客多达数千人。
一日,嫪毐与门客饮酒作乐,得意忘形:“当今秦王,不过是我与太后之子的傀儡罢了,待时机成熟,我儿将取而代之!”
门客们纷纷附和:“侯爷英明,日后必能成就大业!”
然而,这些话传到了嬴政耳中,嬴政怒不可遏:“嫪毐竖子,竟敢如此大逆不道!待我亲政,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嬴政虽年少,却暗藏锋芒,深知自己必须隐忍,等待亲政时机。他表面上对吕不韦与嫪毐的所作所为不闻不问,暗中却在培植自己的势力,招揽李斯、尉缭等人才,为日后亲政做准备。
李斯拜见嬴政,恭敬地说:“大王,如今秦国国力强盛,正是统一六国的大好时机。但朝中吕不韦、嫪毐等人势力庞大,需早做打算。”
嬴政目光坚定:“先生所言极是,寡人已在暗中布局,只待时机成熟,便一举铲除这些乱臣贼子。”
公元前238年,嬴政年满22岁,依照秦国旧制,前往雍城举行冠礼,佩剑亲政。恰在此时,长信侯嫪毐发动叛乱,矫诏调兵,妄图攻打蕲年宫,夺取政权。
嬴政得知叛乱消息,镇定自若,对昌平君、昌文君下令:“嫪毐竟敢谋反,此乃大逆不道之举。二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