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 第174章 秋天的第一场朝会(2/3)
能知其臣,则无以齐万国。如今帝知其子而臣知其君乎?”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汝等非但不替皇上分忧,却步步紧逼,意欲何为?”

    “蔚王之封昌平,汝等先以太宗举例,又寻不到具体祖训,只揣摩太宗意思,又以为祖训,实乃可笑!”

    礼部尚书倪岳一步步走上前,郑重拱手,上奏曰:“昔圣人制礼,尊嫡卑庶。谓之储君,道亚霄极,甚为崇重,用物不计,泉货财帛,与王者共之。庶子体卑,不得为例,所以塞嫌疑之渐,除祸乱之源……”

    倪岳终于开始放大招,从封王的论点上升到藩王近藩会导致的危害。

    “汉、晋以来,诸王皆为树置失宜,不预立定分,以至于灭亡。人主熟知其然,但溺于私爱,故前车既覆而后车不改辙也!”

    “请皇上三思而后行,勿再酿成人伦惨祸!”

    弘治皇帝愤怒的盯着礼部尚书倪岳,语气低沉:“汝言吾子,祸乱之源也?”

    “先以牙刷利民,又以代耕架惠民,万民皆言蔚王贤,独你一人言吾子祸乱也?”

    倪岳赶忙辩驳道:“臣没有这个意思。”

    弘治皇帝提高音量:“那你是什么意思?”

    倪岳道:“臣只防范于未然,避免皇上重蹈覆辙。”

    弘治皇帝急促开口道:“重蹈谁的覆辙?”

    “太宗之靖难……”

    倪岳话说到一半,忽然浑身一颤,弘治皇帝冷冷盯着他,而后乜了陈玉一眼。

    陈玉这要抓不住机会就是傻子了,他立刻开口弹劾倪岳,道:“倪岳!你大胆!”

    “竟敢对太宗不敬?靖难之役本是诛天子身旁佞臣,你竟以此为例,将太宗正义之师比作叔侄人伦覆辙?”

    倪岳面如死灰,他这才明白,刚才弘治皇帝所有的话,都是在引导他。

    想要撸掉一名礼部尚书,没有充足且令人信服的罪证,是不可能的。

    但现在有了!

    弘治皇帝面色红润,道:“着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即刻缉拿倪岳,问清楚明白今日朝堂之言是否有对太宗不敬之心!”

    “暂且卸其礼部尚书职,礼部诸事皆由左侍郎徐琼替代。”

    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