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道位列百官之首,离得皇帝的御座也是最近,乘着这起身之机,抬头向珠帘后望去,却恰好见到谢道清的目光亦同时向自己望来,贾似道连忙收回目光。若无其事的低头盯着阶前的一只铜鹤!
这时,谢道清的声音从珠帘后传来,说道:“先帝大行。新皇未立,哀家今日代行天子事,然而,国不可一日无君,今日朝会之议,便是立新皇之事——”说到此处。谢道清停顿了片刻,眼神隔着珠帘在众臣身上扫过。继而说道:“先帝在时,已册封皇子赵禥为太子,依祖制,太子赵禥当继承大统,众卿家可有异议?”
百官闻言,莫不沉默不语,心中却纷纷揣摩着谢道清话中的意思,毕竟立新皇乃是大事,万一站自己错了位置,可是关系到身家性命、会掉脑袋的事情!
谢道清见众臣无语,于是说道:“既然众卿家无异议,那么哀家便要宣旨了——”
“娘娘且慢!”
忽而,一个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响起,百官闻之心头莫不一颤,这几日朝中风云变幻,文武百官皆已感觉到了风雨欲来之势,方才没人敢说话,一则是在思量自己该站的位置,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不想做那「出头之鸟」,这时听到终于有人发话了,百官心中莫不长嘘了口气。
谢道清闻声,眼神向百官之首的位置投去,问道:“丞相有何话说?”
贾似道出班恭声道:“娘娘,先帝血脉尚在,为何废嫡立庶之举?”
谢道清闻言不由得皱眉,还未来得及开口,忽而另一个声音冷笑道:“贾丞相说先帝血脉尚在,不知有何凭证?”
如今朝中,敢与贾似道叫板的,只有吴潜、丁大全两人,而这说话之人正是时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的许国公吴潜!
在朝中,贾似道、吴潜二人,一任左丞相,一任右丞相,两人向来势成水火,只是贾似道深得理宗皇帝宠信,故而,理宗在时,贾似道始终要压吴潜一头,此时另立新皇,贾似道的目地用意,吴潜自是一清二楚,若是让贾似道得逞,吴潜知道自己恐再无翻身之日了!
闻言,贾似道冷冷看了吴潜一眼,冷笑道:“本丞相自有证据证明,先帝在世时,曾亲自下旨,着太医院验血证身,此事太医院院判卢大人当知道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