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我回去通知大家准备!”
药材被杨松海分配到每家每户,种植和采收都要通知大家才行。
贺山也准备将后续药材的出路问题,向大家做一下说明。
贺山通过喇叭,将这个消息说出来。
大队上的人都感到很兴奋,纷纷议论起来。
“听到没有,大队长说松海联系到燕京药厂的人,以后我们的药材能卖给药厂!”
“这么大的声音我当然听见,这真是个好消息!”
“要我说杨松海真是太有出息了!”
事一传开,大队上种植药材的积极性也更高。
每家每户申领的药材也更多些,甚至有不少人都决定等地里庄稼收后,全都种上药材。
大家都是明眼人,一眼能看出他们这里明显更适合种药材。
这样大家也不想吃力不讨好地去种庄稼,都想着种更多药材得到更多钱。
还好贺山不迂腐,也大力支持。
首先还是要解决温饱问题,既然大队上更合适种药材他当然支持。
不光是他们大队,临近的大队听说他们的消息后,纷纷效仿。
不知谁起的,杨松海一时间被称为药材大王!
许多人来找杨松海取经,让他分享种植技巧。
这消息很值还传到上面。
贺山接到通知说是燕京派出记者来采访,让他做好接待工作。
贺山急忙把消息告诉杨松海,显得比杨松海更加激动。
“松海,你这下要出名了!连燕京都派人采访你了!”
方雅琳也在家,十分兴奋。
她急忙起身,看着贺山不确定地问:“大队长,你说真的?”
“镇上领导都通知我了,说是过两天来!”贺山笑嘻嘻地说,目光看向杨松海。
杨松海却笑不出来,他不觉得这是什么好事。
这时候凡是被拿来当作典型的,都太招摇。
他担心树大招风,惹来麻烦。
但听见采访过的人是从燕京来的,他莫名想到白天蕾。
杨松海小声嘀咕一句,“不会真是她吧?”
他想到她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