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信件。
李恪面带疑色接过信件,快速浏览了一遍,随即立刻封好,并递给了阎立本和陆申,开口道:“宫中传来的情报显示,太子已经向皇帝禀告,吐蕃可能会阻止大唐公主生育子嗣以防止公主后裔有机会继承王位。”
听到这话,阎立本与陆申的神情皆是一沉。
书房内,阎立本手执信函凝视片刻,额头上逐渐浮现了深深的皱纹。
这种最高层级之间关于敏感话题的对话居然能够被知晓得如此详尽且准确,而且偏偏是这样一件孤立事件?
随后,他将手中紧握的信笺转交给了身旁的陆申,并转向李恪建议道:“殿下,依我看这封密函极可能是圣上主动泄露出来的。以后此路数不宜再行。”
李恪闻言面色微变。
其实他在皇宫内外安排了几名线人,这一点也不稀奇,各家贵族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布署。
真正让人为难的是那些深藏不露的信息往往难以通过这些人传递出来。
越接近皇权核心的位置,外部势力越是鞭长莫及。
李恪亦不例外。
事实上,皇上对此心知肚明;有时候朝廷与君主间确实需要这么一种隐秘而高效的沟通管道。
有时皇恩浩荡会特意保留这些渠道,让外界知晓其安然无恙的消息得以流出。
但是这类联络网络主要集中在较为外围的地方,在更深更秘密区域内的存在就极为罕见了。
若有任何人胆敢试图渗透到皇宫深处甚至后宫范围,则必招致灭顶之灾。
此刻,陆申显得格外镇定自若,相反,倒是李恪的表情略显不安。
曾几何时,他也曾是宫廷中的一员,离开之后仍有不少旧属留在那里。
多年来,李恪暗中照料他们的家庭成员作为报答;同时这些人也会不定期从宫里传递出些许信息给李恪参考。然而现在看来……
这条精心维护的秘密渠道恐怕不得不废弃掉了。
“陛下将此消息公开,肯定有其深意。”陆申转向阎立本询问道,“阎大人,你认为陛下的目的何在?”
阎立本稍作思量,回答说:“这个问题关键在于陛下对吐蕃的态度。吐蕃地处大唐的西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