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要考虑有效杀伤的问题。
李承乾在心中断定。
若是对方真的是冲着自己来的。
那上一次只能是一次试探,而后面还有针对自己的一系列动作。
绝对不会简单的就停留在,那种小打小闹的程度。
除此之外李承乾还做了其他的一些准备,他心中始终对这些药人……又那么几分强烈的警惕。
总感觉这些东西,说不定在什么时候就会给自己一个惊喜。
然而……事实好像与李承乾所想的相反。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李承乾又连续走了周边几个均线,对本地正在进行或者已经完成的科举进行审查。
总体来说,科举都进行的不错,因为是大唐皇帝亲自下令进行的科举,又时不时派遣官员下来审查。
各级地方官虽然有的也有私信,各种本地的世家大族也都有一些龌龊的想法,可总体来说都不算过分。
并没有出现完全把控科举的情况。
对过界的,李承乾会警告,也会处置,手段根据轻重程度不同也不同。
至于那些没有过节的,李承乾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虽然科举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压制世家大族,可物极必反。
如果一味的使用平民或者寒门子弟来压制士族豪族,那最终的记过就是矛盾不断积聚,最终实现总爆发。
那就是走了前隋的老路了。
任何事情都是一个度的问题,前隋炀帝,不得不承认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心中有想法,也不愿意躺平,想要去开拓进取,想要成就帝王基业。
只可惜自己太着急,在很多事情上操之过急,公司就那么多资源,一口气上马了征伐高句丽,修大运河,经略西域,营建洛阳等等好几个项目。
还要打压门阀士族。
一个一个做那叫雄才大略,可一口气做那么多就是纯纯的在找死了。
身为后来者,应当吸取前车之鉴。
李承乾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能够稳定的将科举给推行下去,在启用寒门士子挤压门阀士族权利的同时,尽量将门阀士族的反弹压制到最小。
在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