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 > 第74章 杏林春风,以凡人之资比肩神明(3/3)
案\"的应急价值深有体会。他想起了当代鄱阳湖水战时期的军医体系:

    \"昔时战船医官亦须通晓刀伤、时疫诸症,乡间医者当如战地郎中,虽简而不可废。\"

    朱元璋抚须沉思,望着奉天殿外新抽的柳枝,忽道:

    \"太医院呈报,应天府郊今春又有痘症流行。传旨各州县:凡通岐黄者编入医户,按军医旧制设三级救治之法。村设草泽医,乡立惠民局,府县置施药所,务使疫病不出十里。\"

    当年陈友谅大军因血吸虫病折损三成战力,朱元璋却命军医以沸醋熏蒸战袍,取艾草烟瘴之法隔绝病气。

    此刻他指着《农政全书》中\"粪秽生瘴\"的记载,命工部重修江南沟渠:\"凡村落三丈内积水坑洼,尽数填平。每户月缴百斤石灰,洒扫庭院者免三日徭役。\"

    将战地防疫升华为全民制度。

    洪武八年颁行的《医户轮值法》规定:民间医者需分春秋两季巡诊,仿照战时军医\"三日一检伤兵\"的章程,建立\"五户联保\"疫病检举制。更将水师惯用的竹筒煮沸法推广民间,严令\"凡饮食器具必以滚汤浇淋\"。

    这套\"平战结合\"的医疗体系成效斐然。

    据《洪武医案》记载,南京城鼠疫死亡率由元末的\"十室九空\"降至\"百中存七\"。当北方白喉肆虐时,江南州县凭借完善的医户网络,创下\"病患未出闾巷而药石已至\"的奇迹。

    而这一切,不过则是将残酷战争淬炼出的生存智慧,化作了护佑苍生的杏林春风。

    如果站在今天的角度看待“赤脚医生”,许多人会认为他们就不是医生。

    但是在那个缺医少药,全村都没有几个识字的人的年代,他们确实是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解除病痛,这无疑是件很美好的事情。

    当时全国有12万多“赤脚医生”,他们半农半医,不计报酬,不辞辛劳地奔波在村里地头,运用有限的医疗知识和资源为人民群众解除痛苦,毫无疑问他们是一群伟大的人,值得后人敬仰!

    假如世间真有神仙,他们一定就是传说中的赤脚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