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大人应该看过今天的《金陵日报》吧?”温体仁不紧不慢地说。
李元起心中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略有耳闻。”
“那篇《论高考之危害》写得很精彩啊。”温体仁意味深长地说,“尤其是对我的评价,"盖世神奸"、"误导天子",真是字字珠玑。”
“温大人说笑了。”李元起咧嘴冷哼一声,“报社之事,下官也难以约束。”
“是吗?”温体仁站起身,“那我只好如实禀报陛下了。”
“温大人!”李元起急了,“这可是天下读书人议论朝政的地方,难道连这点言论自由都不允许了吗?”
“言论自由?”温体仁冷笑,“李大人,你可知道现在京城正在处理假钞案?这个节骨眼上煽动舆论,你觉得合适吗?”
“温大人这是在威胁我?”李元起也站了起来。
“不敢。”温体仁拱手,“下官告辞。”
看着温体仁离去的背影,李元起攥紧了拳头。他转身走到书案前,提笔写了一封信。
“来人!”
“老爷。”
“把这封信立刻送到报社。”
“是。”
李元起望着窗外的天色,心中暗暗盘算。只要《金陵日报》继续发力,就能把温体仁这个眼中钉拔掉。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此时许显纯已经带着锦衣卫悄然包围了他的府邸。
府门外,许显纯正在清点人手。
“都准备好了吗?”
“大人放心,一切就绪。”
“记住,不要打草惊蛇。”许显纯低声吩咐。
而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崇祯正在御书房批阅新的奏章。烛火映照下,他的眼神格外锐利。
朝堂上的风向,终究还是要由他来主导。
温体仁与许显纯在南京城的街头打了个照面,两人彼此寒暄几句就匆匆分开。
温体仁望着许显纯远去的背影,眉头微皱。这个嗜血成性的屠夫,在朝中早已树敌无数。即便这两年被调到南京过着逍遥日子,也迟早会有人找他算总账。许显纯走路时腰板挺得笔直,一身锦衣卫蛟龙服闪着冷冽的光芒,让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