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的天,你怎么来了?”孙青山赶紧迎上前。
孙青山四下张望了一番,压低声音说道:“来拿猞猁皮。前天没来得及过来。”
回到家里,孙青山把藏在柜子深处的猞猁皮取出来。皮毛油亮,手感细腻,一看就是上等货色。
孙青山小心翼翼地打开看了眼,竖起大拇指,然后从怀里掏出三打大团结,整整齐齐地放在炕上。纸币散发着崭新的油墨香。
“大哥,自家兄弟用不着这样。”孙青山有些不好意思。
“拿着。”孙红军按住他的手,“你这猞猁皮品相好,拿到松江能卖四千。这是你应得的。咱们虽是兄弟,但该付的钱一分不能少。”
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那一叠钞票上,映出一片耀眼的光。孙青山不再推辞,留大哥吃饭,但孙青山说要赶回去,树木砍伐的季节到了,保卫科那边走不开。
临走前,孙青山又给大哥拿了条鹿腿。看着大哥远去的背影,他心中五味杂陈。这些年,要不是大哥在外头帮忙销赃,他也赚不到这些钱。
夜幕降临,月光如水般倾泻而下。孙青山站在院子里,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思绪万千。寒风吹过,他下意识裹紧了衣服。
山里的冬夜格外寂静,偶尔传来几声狼嚎,更添几分凄清。孙青山摸了摸腰间的猎刀,这把跟了他十多年的老伙计,见证了他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村里数一数二的猎手。
第二天一早,晨曦微露。孙青山练完拳,喂完狗,吃过早饭,就去叫小柱他们。寒冷的冬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炊烟气息。
结果几个人都还在睡觉。这年头谁也不会起这么早,家家户户都在节省粮食,多睡一会儿就能少吃一顿。
等了大半个时辰,太阳渐渐升起,小柱、铁汉和欧德胜才来到他家。三人都穿着厚实的棉袄,脸上还带着几分睡意。
“青山哥,你这是准备去林场吗?”小柱搓着手,兴奋地问道。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孙青山点点头,开始检查装备。猎刀、套索、火棒、干粮,一样样清点完毕。这些年的经验告诉他,上山容不得半点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