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
二夫人张家利歪着头,思索片刻后建言:“老爷,您既无法回乡尽孝,又难以当面致谢,不妨邀请堂兄弟们来广州游玩一番。同时,让各家已到念书年龄的孩子都一同前来读书。毕竟,老家的读书环境和广州相比,差得太远。倘若咱们能助力这些孩子接受良好教育,培养成才,这可是您对家族最好、最大的感恩之举啊。” 她眼睛一亮,仿佛已然望见一幅家族昌盛的美好蓝图。
这时,一旁的黄大夫人轻声说道:“老爷,二妹子说得在理。只是,几个四川小孩来广州上学堂,怕是会有诸多不便吧?” 她脸上挂着一丝担忧。
张家利解释道:“大姐是担心小孩年龄有差异,初入学堂难以适应,弄不好还适得其反,好心办了坏事。”
李准听着两位夫人的话,会心一笑。他深知平日里两位夫人交流甚少,即便用餐时,也各有所好。按常理,四川人和湖南人都嗜辣,可大夫人黄氏受不了湖南菜里单一的干辣椒,二夫人张氏则对川菜中的花椒颇为抵触。唯有他在家时,两位夫人才会同桌而食。家中仆人、邻水老乡范叔格外贴心,做饭时会兼顾川湘两种口味,李准倒从不挑剔,两种菜系都能让他吃得酣畅淋漓。实际上,在水师里,李准吃湘菜的频率更高,只因湖南籍官兵人数众多,他也入乡随俗。起初,他对湘菜口味不太适应,久而久之,胃也慢慢习惯了那种辛辣。
李准微笑着开口:“我的好夫人们的建议和担忧,我早有思量。这水师行台本就是咱家的地,八万多元的建设费用,我没动用公家一分一毫,是和别人联合投资的,而且我也没拿过分文分红。我琢磨着,在自家屋顶行台三楼兴办一个私塾学堂,应该可行。再者,川、云、贵等地官员和我交往甚密,其他朋友家子弟要是有意愿,也可选送前来就读。至于读书杂费,他们能赞助多少就收取多少,要是无力赞助,也没关系。中文经史国学教师,我已经物色好了人选,岳州向蓬南、泸州李石父、金华谢礼清,这三位学识渊博,又都是四川老乡在外闯荡,能帮衬一把自然最好。英语、算术课程,我打算聘请英国人文某德夫妇任教。不知你俩意下如何?” 他眼中满是期待,仿若已瞧见学堂里书声琅琅的盛景。
二夫人张家利微微点头,说道:“这主意不错,只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