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倒是没多大变动,一个白将军还翻不起什么浪。
只是军中肯定不止一个像白将军这样的毒瘤。
这些毒瘤平日里或许不显山露水,却如同暗疮般侵蚀着军队的肌体。
他们或勾结外敌,泄露军机;
或欺压士卒,败坏军纪;
更有甚者,像白将军一样,和官员勾结,中饱私囊,侵蚀军饷,买卖军械。
郡守有句话是说对的,这些情况,不是现在才有,可能这百十年来都如此。
可就是因为如此,才需要及时清除这些乱象,拨乱反正。
不然南朝军就算再等个几百年,也无重振雄风之可能。
这段时间,容凝也秘密召集了几位忠诚可靠的心腹将领,共商对策。
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强军纪,严查严办,让军中之人皆知法度之严,不敢轻易触犯;另一方面,则暗中调查,搜集证据,对那些毒瘤一一进行锁定。
只要证据充足且真实,容凝就直接下军令,当着众将士的面,斩立决。
军中不比其他地方,必须用雷霆手段,才能震得住人心。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容凝要跟着太子一同回南阳城,什么时候能再回来也不清楚,等她走后,新来这里接任的郡守,会不会像上个郡守一样,把容凝的想法全部推翻,就成了一个未知数。
容凝这段时间的手段过于凌厉霸道,新任郡守,要想接得住北地这一大摊子事,必须是个能抗住压力的。
想到这个,容凝就有些不放心,问太子,“大哥,新任郡守是谁?怎么到现在我还没见到人?”
太子偏头看她,柔声回道,“新任郡守是楚平丰。”
楚平丰?
容凝对这人没什么印象,“是何来历?”
“来历嘛…”,太子想了想,回道,“他父亲,是现任参知政事楚兴焕,楚家也算百年传承之家,底蕴厚实,在朝堂上不结党,不站队,只忠君,是他们楚家屹立不倒的根本。
这次楚兴焕愿意让自己最看重的儿子,来接北地的摊子,说明,他们是支持我和父皇改革的。”
哦??
自古改革必伤筋动骨,能第一时间站出来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