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也是豁达之人,看着天幕上昭烈庙和武侯祠的事情,他也不生气,反而是觉得很有意思,也很庆幸。
这何尝不是一千古佳话。
诸葛亮道:“主公,是亮对不起您啊,未能光复汉室。”
刘备很是洒脱,摆了摆手。
“这都是禅儿的事情,与军师无关。”
说到这,刘备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刘禅投降他很不高兴,但是刚刚天幕之上刘禅跟诸葛亮所展现的关系,也让他生不起气来。
只能说,他们一家愧对了诸葛亮。
刘备死后的时空,
诸葛亮北伐。
刘禅自然也看得见这些。
他非常不忍心。
特别是第六次出岐山,刘禅几乎抱着诸葛亮不撒手。
“相父,别打了,别打了。”
他不忍心看着相父死在北伐中。
他明白,自己最敬爱的相父,是活活累死的。
他真的不愿意啊。
“相父,朕禅儿求求您了,北伐大业交给姜维吧,您好好的修养身体”
面对刘禅的哭诉,诸葛亮无奈又宠溺。
“陛下,你怎么能做小女儿姿态,若是亮不幸,那今后就要靠陛下自己了。”
“天幕在,我相信陛下必然不会如同天幕那样。”
诸葛亮在交代遗言,也在给刘禅信心。
不仅如此,他还决定在最后一次写一封出师表,多为刘禅留下一些人才。
诸葛瑾和诸葛亮以及其他人在看到‘诸葛亮在诸葛瑾面前就是个弟弟’这句评论,纷纷摇头大笑。
这说的完全就是事实嘛!
同样,有关姓司马和诸葛的事情,所有人也都很无语。
“这司马家到底造了多大的孽啊,竟然让一个姓氏都背上数千年的罪名?”
“完全就是两个对比,诸葛笨蛋都会被后人认为聪明,而司马忠臣都会被后人认为乱臣贼子,这简直”
无法想象啊!
“何止啊,后世为诸葛亮守孝千年,这功绩”
看到裹着白头巾的事情,以及后世所谓的迟到了1800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