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第135章 禅位冤魂索舌命 宫闱秘斗继新君(6/7)
低声道:“崔公,高氏猖狂,胡贵嫔危在旦夕,可有良策?”

    崔光附耳几句,于忠眼睛一亮,笑道:“妙计!”

    两日后,魏主突然下诏,命胡充华迁居别宫,并派亲兵严守,任何人不得接近。

    高后得知,气得摔碎茶盏:“可恶!谁在坏我大事?”

    高肇也皱眉:“陛下此举,分明是防着我们。”

    原来,崔光之计,正是借皇帝之手,将胡充华隔离保护。

    高后纵有杀心,也无从下手。

    胡充华终于安全,长舒一口气,喃喃道:“天不亡我……”

    清河王元怿吸取了彭城王的教训,心里一直提防着高肇。

    一天晚上,他和高肇等人在宫中陪皇帝饮宴。

    酒过三巡,元怿借着醉意,半开玩笑地对高肇说:“天子兄弟还剩几个?

    你怎么都快杀光了?

    当年王莽秃头,靠着外戚势力篡了汉朝。

    你现在背都驼了,恐怕也会成为祸害,可得小心点!”

    高肇一听,脸色大变,酒宴的兴致全无,匆匆告退。

    不久,天下大旱,高肇擅自做主,释放了许多死囚。

    元怿立刻进宫,对魏主元恪说:“陛下,名器不可假借于人。

    当年孔子见李氏登泰山祭祀,都深感不妥,就是因为君臣有别,礼制不可逾越。

    如今减膳赦囚,本该是陛下的旨意,高肇一个臣子,怎敢越权行事?

    这是以下犯上,恐怕祸患不远了!”

    魏主听了,只是微微一笑,并不答话。他心里明白,但暂时不想表态。

    一年后,恒州、肆州发生大地震,山崩地裂,百姓死伤无数。

    魏主心中忧虑,更加提防高氏一族。

    又过了一年冬天,梁朝涪城人李苗和校尉淳于诞投奔北魏,上书建议攻打蜀地。

    魏主当即任命高肇为大将军,统领十万大军进攻益州。

    侍中游肇急忙劝谏:“陛下,国家连年水旱灾害,民力疲惫,不宜再兴战事。

    蜀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怎能轻信他人之言,贸然出兵?

    若一开始就不谨慎,恐怕后悔都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