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人够用吗?”
周超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不但三千人足够守城,即使外敌到来,也要与他们一战,奋力建功!”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和自信。
庾登之听了周超的话,心中也涌起一股敬意。
他忙接口道:“周超一定能胜任这个任务,我愿意把官职让给他。”
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诚恳和敬佩。
谢晦当即点头同意,任命周超为行军司马,兼任南义阳太守。
同时,他将庾登之调任为长史,负责协助周超守城。
接下来,谢晦开始筹集粮食和武器,为起兵做准备。
他亲自督促士兵们训练,检查武器装备,确保万无一失。
同时,他还起草了檄文,声讨朝廷的罪行,宣告自己的起兵之举。
荆州城内,一片忙碌而紧张的景象。
士兵们整装待发,百姓们议论纷纷。
有人支持谢晦的起兵之举,认为他是为了保护荆州和百姓的利益;
也有人反对他的做法,认为他是在背叛朝廷和国家。
然而,无论外界如何议论纷纷,谢晦都坚定地走在自己的路上。
才过了一两天,忽然有人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大声报告说:“不好了!
司徒徐羡之、左光禄大夫傅亮已经身死家灭了!”
那声音中带着几分惊恐和不安。
谢晦听了这个消息,不禁跳了起来。
他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地问道:“真的有这等事吗?”
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和震惊。
话还没说完,又有人跑了进来,大声喊道:“大事不妙!
黄门侍郎二相公、新任秘书郎大公子,都在都城惨死了!”
那声音中带着几分悲痛和绝望。
谢晦只说出“阿哟”两个字,就晕倒在座位上。
毕竟谢晦的性命如何,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