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证据,一一呈上。
“父皇,儿臣亲眼所见,地方吏治腐败,百姓苦不堪言。儿臣已严惩了一批贪官污吏,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调整了部分改革措施。”
朱元璋接过奏报,仔细翻阅,脸上逐渐露出满意的神色。
尤其是看到朱标在清河县惩治贪官,安抚百姓的详细记录,更是龙颜大悦。
“好!好!好!标儿,你做得很好!朕就知道,朕没有看错你!”
朱元璋的声音洪亮,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带着一种难得的欣慰和赞赏。
他将奏报重重地拍在御案上,目光扫过殿内文武百官。
“诸位爱卿,太子殿下此次巡查地方,不仅带回了真实的民情,还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为朕分忧,为民请命!朕心甚慰!”
群臣纷纷躬身称赞,朝堂之上,对改革的支持声浪更加高涨。
那些原本对改革持观望态度的大臣,也纷纷表示愿意支持太子的改革举措,为大明王朝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朱标站在群臣之中,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他知道,这次地方巡查,不仅让他更加了解了民情,也为他赢得了更多的支持。
改革的局面,正在进一步打开,金色的阳光透过大殿的琉璃瓦,洒在朱标的身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光辉。他意气风发,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朱标相信,在他的努力下,大明王朝一定会走向繁荣昌盛,百姓一定会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然而,朱标并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胡惟庸不会就此罢休。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一定会想方设法阻挠他的改革。
接下来,胡惟庸还会使出什么阴谋诡计?朱标又该如何应对?
夜幕降临,朱标独自一人坐在书房中,眉头紧锁。他手中拿着一封密报,上面记录着胡惟庸最近的动向。
“殿下,”东宫侍卫总管王忠走进来,轻声说道,“胡相近日动作频频,似乎在暗中联络一些旧部,意图不明。”
朱标缓缓地将手中那份密报放在桌上,面色凝重,口中冷冷地吐出几个字:“胡惟庸,果然还是不死心啊。”他的眼神闪烁着寒光,心中开始飞速地盘算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