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 第106章 肃清残敌患,明朝启新程(6/6)
的故事。

    陈将军手中那把寒光闪闪的佩刀,如闪电般迅速地挑开了第八个隐藏极深的暗哨据点。与此同时,应天府内,更夫们那悠长而响亮的声音开始在空中回荡,他们正高声传唱着刚刚颁布的新漕运令。

    巡夜士兵手中的火把将城墙照得亮堂堂的,新粉刷上去的《垦荒令》格外醒目。然而,就在这墨迹尚未干透的告示下方,竟蜷缩着一具具前朝遗老的尸首,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沧桑与不甘。

    当五更梆子的敲击声传到第三响时,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右手轻轻摩挲着兵部新呈上的火铳图样,眼神忽然一抬,望向站在一旁的朱标问道:“标儿啊,依你之见,燕王的骑兵应当驻扎于何处为宜呢?”

    朱标微微低头沉思片刻后,伸出修长的手指,缓缓划过北疆的沙盘,最终停留在一个地方,轻声说道:“儿臣认为,可让燕王的骑兵驻守于居庸关外八十里处。如此一来,既可拱卫京城安全,又能对北方边境形成有效威慑。”说话间,一片狼头旗的残片不经意间从他的袖口滑落下来,掉落在地上。

    如水的月光静静地洒在谨身殿那精美的蟠龙柱上,泛起一层银白的光辉。朱标站在案前,目光紧紧盯着眼前那摞厚厚的奏章。这些奏章比起昨日来,似乎又增加了不少,堆积如山。

    一支染有毒液的弩箭直直地钉在了《商税新则》的封皮上,箭头深深地嵌入其中,黑色的毒液顺着箭杆流淌而下,在烛火的映照下闪烁着诡异的青紫光芒。

    就在这时,陈将军那沉稳有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惊扰了正在一旁打盹的小太监。小太监猛地睁开眼睛,手忙脚乱地站起身来,脸上满是惶恐之色。

    “泉州卫的船回来了。”他腰间铁牌沾着新鲜的海腥味,“那些喊着祖制的老东西在码头吐了三天。”

    朱标突然用裁纸刀挑灭烛芯,黑暗吞没奏章上“宗室”二字时,他摸到藏在袖中的半张海图——边缘还留着赵藩王后人的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