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才不会拿到外面去。
今日天气不错,上午就有了太阳,比起昨日又暖和一些。
徐氏把做好的腊肠和腊肉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晒。
一节节红色的腊肠挂满了竹竿,色泽看起来非常诱人。
徐氏做了不少。
不仅自家要吃,她还打算给隔壁老管家送一些过去。
老管家对他们家帮助颇多。
他们铺子里的粮食每天都从偏院那边走,老管家没少跟着忙进忙出。
听当家的说,老管家见他的腿好了后,便不再关注。
这些天又将注意力转移到月红他们的三叔身上。
经常过去找他聊上几句。
徐氏最感激老管家的,还是他能陪着老太太说话。
老年人才是最孤寂的吧?
儿孙们各有所忙,甚少有空陪着家中老人聊天。
徐氏在乡下见过不少老人,在大门外扶着拐杖,一坐就是一整天。
看着日出日落,数着最后的时光。
那种沧桑感唉,不想也罢。
“阿娘,阿娘。”
侧门外传来小月娥的叫声。
“嗳,来了来了。”
徐氏走去侧门边,从里面打开侧门上那扇小门。
“月娥,这么快就回来啦?”
随着铺子里的生意走上正轨后,不仅徐氏抽身回来料理家务,小月娥待在铺子里也显得有些鸡肋。
柳树林、柳云贵、柳月忠三人合作的极好。
他们的工作量也不大,每日依旧只卖两车粮食,之后的时间就只卖蜡烛。
这些东西都是固定的价格,前来采买的人基本上都已经知晓。
所以小月娥给客人报价的那份工,已经面临着要下岗
今日小月娥在即将失业前,做了一个熟人的生意。
她这时回来就是想跟阿娘和姐姐说说。
“阿娘,阿娘,今日李婆婆也来咱们铺子里买米了。”
徐氏一时想不起。
“哪个李婆婆?”
“就是苏家厨房负责采买的那个李婆婆啊。
以前阿娘您带我去苏家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