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高悬,将炽热的光芒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大唐的大地上,给巍峨的长安城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边。
而此时,位于皇宫中的武德殿内,气氛却如暴风雨来临前一般压抑。
李世民身着玄色蟒袍,身姿挺拔,站在大殿中央,目光如炬,扫视着众人。
齐王李元吉眉头紧锁,双手背后,在一旁来回踱步,脸上满是焦虑。
“诸位爱卿,突厥两大可汗亲率五十万兵马犯我边境,如今已逼近雁门关。
事出紧急,大家可有良策退敌?”李世民的声音低沉却有力,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
宰相裴寂率先出列,他身着绯色官服,神色凝重:“秦王殿下,突厥来势汹汹,我军兵力与之悬殊巨大。
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派遣使者携带重金前往突厥军营求和,先稳住局势,再从长计议。”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一些大臣面露犹豫之色,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而另一些大臣则面露不满,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
“裴大人,求和之举万万不可!”说话的是兵部尚书杜如晦,他一袭戎装,身姿矫健。
“突厥狼子野心,贪得无厌。此次若求和,他们定会以为我大唐软弱可欺,日后必定会变本加厉地侵扰我边境。
况且我大唐如今国力强盛,不提时空门连接的大秦、大隋、大明两朝这些盟友。
就说我大唐那么多先进武器,又怎能向突厥这等蛮夷低头?臣建议主动出击,以彰显我大唐之威!”
杜如晦目光坚定,声如洪钟,这番慷慨陈词在殿内激起千层浪。
谏议大夫魏征手抚长须,神色凝重地出列说道:“杜尚书所言极是,我大唐自立国以来,四方来朝,威名远扬。
今若因突厥兵临城下便求和示弱,恐令天下耻笑,寒了百姓与将士们的心。
但贸然出击亦需谨慎,突厥骑兵机动性强,我们需谋定而后动。”
“魏大人所言甚是,”户部尚书戴胄紧接着道,“如今我大唐虽有先进武器,可战争消耗巨大,粮草、军备补给务必周全。
臣已着人统计各州府粮草储备,目前尚算充足,但也需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从